帆源文库网

帆源文库网 > 范文大全 > 共同富裕 > / 正文

共同富裕观点和看法13篇

2022-12-13 14:55:06

共同富裕观点和看法13篇共同富裕观点和看法  论共同富裕2013年04月16日09:54来源:《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其中共同富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共同富裕观点和看法13篇,供大家参考。

共同富裕观点和看法13篇

篇一:共同富裕观点和看法

  论共同富裕2013年04月16日09:54来源:《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其中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凝聚13亿人民磅礴力量的关键支撑。目前我国经济正在“爬坡”,实现共同富裕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与制约因素,理性看待并正确把握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此前一切社会制度的根本特征。从历史和国际视野来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没有能够摆脱贫困,目前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外,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或地区都属于贫穷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发展史上全新阶段,其本质和根本任务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走国强民富道路。共同富裕的本质意义在于,它强调的是“共同”。尽管少数西方发达国家走上了富裕道路,但无论是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还是在当今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都十分明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既要发展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又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关键所在。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18—19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矛盾异常激烈,根由就是两极分化,一面是财富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另一面是贫困在劳动人民中累积。经济周期与危机的爆发,导致工人大量失业,既没有收入来源,又没有社会保障,必然使得劳资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势不两立。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特别是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了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特别是通过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劳动者获得一定生存与发展空间,社会由此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消费结构有了质的提升,但与此同时,社会矛盾也开始凸显。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我国收入差距呈扩大势头,分配不公问题明显,引起部分群众心理和行为失衡,产生了一些社会矛盾。因此,要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共同富裕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共同富裕与经济增长本质上体现的是分配与生产的关系。分配公平,可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分配不公,无论是平均主义还是两极分化都不利于经济增长。一个时

  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收入差距过大,最有消费意愿的广大中低收入者没有能力消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继续鼓励发达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在继续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勤劳致富合法经营率先走上富裕道路的同时,让更广大的劳动人口以更快的速度脱贫致富。只有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真正实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才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二、清醒地认识共同富裕进程中的问题当前,在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思想障碍。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都有巨大提高的前提下,一些人从自身状况出发,对全国范围的收入差距问题感受不深,以为收入差距并不大。显然,他们忽略了这样的事实:到2011年底,我国还有1亿多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年纯收入2300元的最低贫困线以下,还有2000多万城市居民依靠各种救济和低保生活,目前我国贫困人口数量相当于美国总人口的一半,比英国和法国人口总和还多,而且大多数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深山区,劳动者文化教育素质相对偏低,脱贫难度大。另一些人则认为共同富裕就是平均富裕,就是

  同步富裕,看到收入差距,就以为出现了两极分化,甚至认为已经不是社会主义制度了。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共同富裕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均,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如果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不但做不到,而且势必导致共同贫穷。”因此,缩小收入差距不是要消灭差距,而是要把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区间。可行的办法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更多的人一浪接一浪地走向共同富裕。体制障碍。主要表现为市场自身缺陷、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和政府调控不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选择的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市场机制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就是市场缺陷带来的不良后果。况且经济体制改革要经历一个过程,其中体制漏洞和缝隙的存在也使收入差距扩大。如少数垄断行业过高收入、一些企业经营者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少数人利用土地市场不规范的漏洞一夜暴富等问题,也造成了大量不合理收入现象。特别是二元经济社会政策的存在,比如,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户籍制度的存在,城乡居民在子女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享受着不同待遇,直接阻碍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这些都要求我们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加强对收入分配的有

  效调控。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开征了累进的个人所得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但我们在宏观调控环节还有很大的作为空间,如遗产税、财产税的开征需认真筹划,个税申报还存在着偷漏税的情况等,这些都使得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扩大。居民素质障碍。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公平分配的标志是等量贡献获得等量报酬,而等量贡献的重要条件就是劳动者的素质基本均衡化或均质化,进一步讲就是全体劳动者都能接受均衡的教育,一方面要教育质量均衡,另一方面要教育时间大体均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与其收入虽然不必然是一一对应关系,但大体上成正比例关系。要实现富裕,就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要实现共同富裕就需要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事实上,由于历史、现实和劳动者个人原因,劳动者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劳动者接受的教育很不均衡。从接受教育时间来讲,不少人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接受了20多年的正规教育,但也有为数不少的人只接受了基本的扫盲教育。从教育质量来看,有的人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有的人获得的则是比较差的教育。劳动者素质的巨大差异必然导致收入上的差距有时甚至是收入悬殊。三、理性认识并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对于共同富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理性认识与正确把握。要理性认识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一是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是在城乡居民包括贫困人口的收入有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相对差距,而不是一部分人绝对富裕另一部分人绝对贫困的绝对差距。二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处于过大区间,但没有出现两极分化。两极分化既有量的规定性也有质的规定性,从量上来说,一般认为基尼系数要超过0.5,从质上来说,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会导致社会矛盾异常激化,这些在我国都没有出现。三是当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有其合理一面。既要看到我国收入差距中有非法因素和不合理因素,更要看到改革开放之后绝大多数人是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的。四是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扣除物价水平和生活成本因素之后,实际的收入差距要小于名义收入差距。五是我国社会发展差距要小于收入差距。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科技、文化、教育、环境的差距无论从城乡还是区域来看都小于收入差距,也就是说不同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差距并不完全与收入差距成正比。联合国人类发展署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已经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不能用收入差距来代替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方面。

  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等问题是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但本质上是发展水平低和改革不到位造成的。我国的改革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而且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进行的一场新的革命,既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借鉴,只有沿着摸着石头过河的路子逐步推进,这就必然会产生一些体制的漏洞和缝隙,产生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而改革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如要继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等。从根本上讲,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发展水平低和不平衡导致的,需要通过加快发展特别是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来解决,需要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兼顾效率与公平来解决。绝不能因为收入差距扩大了,就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就搞平均分配,或者照抄照搬别国的办法,这是行不通的,也是没有出路的。既要充分认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又要对实现共同富裕充满信心。我们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复杂的,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化,更多地涉及到既得利益的调整,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更艰难。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打“攻坚战”、“持久战”。更重要的是对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要充满信心。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取消农业税特产税、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新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提高个税起征点、实行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年收入超

  过12万元的收入申报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以及一系列鼓励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等。这些政策措施都起到了良好作用,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综合状况的基尼系数自2009年以来已经开始出现缩小势头,城乡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呈现出缩小趋势;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意味着更多的人特别是贫困人口要过上小康生活。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共同富裕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执笔:赵振华)(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篇二:共同富裕观点和看法

  《如何理解共同富裕?》学习报告理解共同富裕概念可从理解“富裕”和“共同”词汇入手,《现代汉语词典》对“富裕”的解释是:(财物)充裕;对“共同”的解释是:属于大家的,公有的,有天下为公的政治意蕴。因此,共同富裕的传统解释主要是指物质财富的分配与生产关系问题。“富裕”之前的“共同”,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思想中不患寡患不均的深刻忧虑,也是人们对物质财富的占有、分配关系的关注,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理解实际就是“共同对物质财富的支配权”,但共同富裕的基本概念在不同的时代和角度理解是不一样的,但基本是以实现多层次、多需求、多领域的“人的共同发展”为基本前提,这一共同发展既有经济学意义上的含义,也包含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区域等诸多领域。因此,理解共同富裕的基本概念就不能局限于单一维度、地域、时代理解。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曾提出过“大同思想”。《礼记·礼运》大同章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古语又曰:“不忠寡而忠不均,不忠贫而患不安”。中国古代“大同思想”可谓是中国的共同富裕基本概念的雏形。实际上,从诸子百家的理想描绘看,农家的“并耕而食”、儒家的“社会大同”、道家的“小田寡民”、墨家的“兼爱天下”、法家的“富国强兵”等,都是对理想社会的本真向往。从历代王朝农民起义的诉求看,“等贵贱,均贫富”的生活状态是普遍诉求。唐朝末年,均平思想开始显现于农民起义实践中,自王仙芝首提“平均”要求后,历次农民起义均受此影响。例如,北宋初期,王小波和李顺明确强调:“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南宋钟相提出“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元朝末年的“摧富益贫”:明朝末年的“均田免赋”:等等。而从西方国家脉络看,早在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产生之前,作为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典型代表,英因的托马斯·莫尔、意大利的托马斯·康帕内拉、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英国的欧文等人,就深刻地揭露了私有制的种种罪恶,并在批判现有社会的基础上,构想理想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例如,托马斯·莫尔提出建立“最完美最和谐的社会制度”,

  托马斯·康帕内拉虚构了共同富裕的公社制空想社会主义,除此之外,最为典型的则属于空想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代表人物圣西门预言了成果共享的“实业制度”,以及相关的还包括傅立叶构想了和谐生活的“和谐制度”,欧文设计了劳动“公社制度”。因此,共同富裕的内涵式具有不同的需求标尺。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一般认为共同富裕主要体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消灭私有上实现,体现为剥削制度与两极分化的消除。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够实现生产的社会化,能够使社会中的全体人民劳动协作最终实现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这种美好愿景中首先就需要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市场作为公平交换的平台本身不会带来贫富差距,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少数人占有多数人的劳动成果现象主要是来自于生产资料私有的不公平。正如马克思所言“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通俗的讲,共同富裕就是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的劳动生产中去,在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升华的基础上实现全体人民精神与物质上的富足,也就是共同富裕。

  

  

篇三:共同富裕观点和看法

  实现共同富裕心得体会三篇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____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爱。现实中,我经常碰到有老人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被一些打着健康保健、外出旅游幌子的骗子钻了空子,多年攒下的积蓄全被骗走。对子女来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____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指出,新__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

  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

  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

  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是社会主义。

  党的_大以来,____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__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__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____扶贫论述摘编》共分8个专题: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____总书记对扶贫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下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也让对扶贫工作的落实、监督、制度和总体目标有了深入的认识。

  做好精准扶贫,首先,必须落实好精准识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精准。而精准扶贫的关键又是能不能精准识贫。当前,各地脱贫攻坚的进度日新月异,脱贫人口与日俱增,如果不能精准识贫,不仅不能让真正意义上的贫困人口脱贫,还会损害政府的形象。要真正做到精准扶贫,就得精确摸底。其次,必须落实好精准施策。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精准施策才能精准发力。因此,必须聚焦脱贫致富的瓶颈制约,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措施,解决关键问题。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原则,针对贫困村户不同情况,确定扶贫项目,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再者,必须落实好精准管理。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既是党和国家赋予监管部门的重大责任,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对扶贫专项资金强化监督,但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则在于监管乏力。因此,必须强化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扶贫项目实施管理、脱贫目标任务完成等方面的监管,把扶贫工作运行纳入阳光、法治轨道。

  精准扶贫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全乡镇党员干部正如火如荼进行,那么,如何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形成齐抓共管、上行下效的良好氛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积极参与部门定点扶贫。要充分发挥所在单位和机关党员干部的自身优势,统筹帮扶资源、整合帮扶力量,因村施策,做好组织动员、进度安排、推动实施等工作,帮助定点联系贫困村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协调帮助联系贫困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二要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党员干部要采取一帮一、一帮几、几帮一的方式,对所联系的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帮扶,因户制宜确定帮扶内容。三要深入基层,深入贫困村贫困群众,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做到项目规划到户、脱贫效果到户,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吃饭、穿衣、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两不愁、四保障方面的问题。四要帮助困难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尤其要帮助发展一批周期短、效益大、可持

  续增收的产业。五要坚持扶贫先扶志,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坚定信心、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依靠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落后面貌。

  精准扶贫,责任重于泰山,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发挥表率作用,时刻保持知难而进、克难而上的豪情锐气,在困难面前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不计个人得失,事事想在前头、处处赶在前头,不遗余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篇四:共同富裕观点和看法

  【心得体会范文】发挥“三大战略”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我行应充分发挥我行“普惠金融”战略优势,结合浙江城乡发展阶段和产业特征,对城乡领域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创新打好“裕农通”、善融商务等系列“组合拳”,做大消费扶贫,做好乡村振兴,充分运用善融商务等平台,使城里资源下得去、农村产品上得来、外来产品接得住,运用科技和金融相结合,助力“智慧乡村”建设,力促浙江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金融服务共同富裕实现新突破。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爱。现实中,我经常碰到有老人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被一些打着健康保健、外出旅

  1

  游幌子的骗子钻了空子,多年攒下的积蓄全被骗走。对子女来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扶贫慰问活动结束了,可是我的心却一直难以平静,连续几天晚上久久难以入睡,眼前不断的浮现出原来只有在电影电视里才得一见的画面:风一吹好象就要坍塌的歪歪歪斜斜的茅草屋,屋里是黑乎乎的木头屋顶;厨房里是黑乎乎的锅灶,边上放着一个没有了上半截的带着高低不平的碴的缸,是用来装水的;炕上摊着黑乎乎的最少得二、三十年的被褥;除了黑乎乎的老式的木头柜子外,没有见到任何家具和电器……整个屋子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黑乎乎的,很平民、很压抑、也很艰辛。在这样的小屋里,墙角的最上方张贴着三、四幅毛主席的画像,纸已经发黄变旧了,估计也是有年头的了,也许这就是这一家人生活的支柱吧。这就是在活动中我见到的最贫困的一户人家,家里三口人,70多岁的老两口带着一个30多岁的没有自理能力的傻儿子。见我们去了,老两口眼里满含泪水,我知道那是感激的泪、辛酸的泪、无奈的泪;老人的手好象老树皮一样,一道道深深的黑色的沟,那是艰辛的劳作筑成的。从老人的口里得知,他的儿子由于小时候一次意外摔伤,大脑受损,因为没钱医治,越来越重,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不只是傻,还要不断的闹腾,半夜经常起来闹,把家里的炕刨得都是坑。对于没有生活来源的老两口,傻儿子是最大的心病。老人说,他只能把苦水吞在肚子里,出门在外时装也要把笑容挂在脸上。穷点没关系,精神上的折磨让老人心力交瘁,无路可走。

  看着饱经风霜的老人不断用袖口擦眼泪,我心酸极了。没想到还有这么穷困的家庭,这么令人辛酸的老人!七十多岁了,辛辛苦苦、认认真真的生活一辈子,把儿子养到三十还得继续,却没有任何盼头和出路,这需要多么大的承受力。回来的路上,大家都在为老人的生活担忧和唏嘘。我们的到来多少能为老人送去一丝慰藉,但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果能从根本上解决老人的生活问题就好了,就比如想办法治好老人儿子的病。

  回到单位,与其他组的同志们交流,也都见到如老人一样的困境,大家都说“穷,真穷啊!”只是穷的原因不一样。我盼望国家能够尽快的建立起全民的医疗、

  2

  养老保障,给这些新世纪仍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善良的穷苦百姓们一点点依靠和慰藉!

  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已所能,为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尽一点力。哪怕是一个盛水的桶、一件御寒的衣裤、一套半新的被褥,都会给那些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的人送去一丝温暖。

  这次活动是我参加过的最有意义、收获最大、感触最多的一次教育活动。我深深的体会到,相比那些弱势群体,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有完整的家庭,健康的身体,整洁的楼房和风吹不到、雨淋不着的工作。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社会多创造价值,尽自己全力为需要的人尽一份爱心。我也希望今后这样的活动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大家携起手来,就会帮助那些无助的善良的人们拨开云雾,重现一片蓝天。

  3

  

  

篇五:共同富裕观点和看法

  同富裕作为最终目的意味着所有的人都享受着产品极为丰富的生活是共产主义按需分配原则的实有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是一个包括多层次含义的动态范畴其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基部分先富与平均主义共同富裕与两极分化是这条道路上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的分界线

  关于共同富裕研究综述李军共同富裕问题是邓小平理论中十分具有特色的问题。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的今天,通过对理论界共同富裕问题广泛研究成果的概述,使我们能够比较清楚地认识这一理论问题的丰富内涵,科学性、现实性的理论特色,以及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一、共同富裕质的分析理论界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角度愈加宽泛,研究深度愈加深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认为共同富裕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在具备基本生存条件之后,社会所有成员在物质及精神生活方面,都得到整体性提高的社会现象。(二)认为共同富裕是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中的“富裕”反映了社会对物质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中的“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共同占有方式,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这就从质的方面确定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目标。(三)认为共同富裕是一种改革思路。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在重新审视传统的观念形态和体制模式,探寻和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命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全新的改革思路。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在三个方面:(1)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美好理想和愿望,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者奋斗和追求的目标。(2)共同富裕是作为两极分化的对立物产生的,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之一。(3)共同富裕只有在生产力不断发展、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占主体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四)认为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一种观点认为,共同富裕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或生活“指标”,它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紧密联系,是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结果,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一种观点认为,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不能仅从经济上理解。理由:(1)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逻辑联系看,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历史的五个阶段的划分本身就是以生产关系为标准的,社会主义本质也只能体现在生产关系中。另外,马克思主义不是从纯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而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从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2)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逻辑结构看,“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主要是解放人、发展人,它的实现是通过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它不仅仅指经济的发展,而是经济与政治互动的演进。两极分化从来不是一个纯经济的等同于“贫富分化”的概念,而是指阶级、阶层的分化,不涉及贫和富的绝对标准问题。邓小平一直是把两极分化与阶级联系起来看的,因此,他并不是简单从经济学角度去论述社会主义本质的。(3)共同富裕作为对两极分化的否定,同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指由经济、政治互动而产生的平等,是指经济关系的平等和其所决定的政治、社会关系平等的总和。(五)认为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一种观点认为,共同富裕是一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过程。共同富裕不单是一个物质上富裕的问题,它必须包括政治和文化等社会内容于其中。共同富裕不仅是对贫穷的否定,同时也是对愚昧和无序的彻底否定。这就决定了单靠经济的发展,仅有物质的涌流还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必须依靠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一种观点认为,共同富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共同富裕作为人类追求富裕生活的最新阶段,它所指的乃是全体社会成员生活上的全面富裕:一方面表现在社会成员对

  生活资料占有量的极大丰富,更为重要的方面则是表现为社会成员生活质量上的极大提高。而决定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关键则是其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丰裕程度。离开了富裕的精神生活,就很难谈得上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就是说,共同富裕必然包含着精神生活上的富裕,共同富裕乃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富裕。(六)认为共同富裕思想的演化表明,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的综合范畴。不论是从共同富裕思想的形成过程,还是从共同富裕思想的完善,都可以看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随着实践发展的、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范畴的、动态的综合范畴。毛泽东初步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同富裕的基本框架,按照基本框架和历史发展的线索,邓小平加以充实和完善,使共同富裕成为成熟的科学理论。二、共同富裕内涵理论界对共同富裕内涵的研究也是多视角的、丰富的,扩展到言外之意,归纳起来有这样一些分析:(一)有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包括以下几层含义:共同富裕概念是历史的、发展的;共同富裕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共同富裕以整个社会都具备基本生存条件为前提;一定历史条件下,一定范围内的共同富裕,必须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都能从整体上不断得到提高,而不存在仍有部分社会成员没有提高或相对贫困的现象。(二)有的学者认为,(1)共同富裕首先意味着消灭贫穷,没有两极分化。(2)共同富裕不等于同等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3)低水平的共同富裕意味着全体劳动者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目的。高水平的共同富裕意味着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端富裕,不存在收入差别和富裕与贫穷的不同,这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三)有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的思想内容包括: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是让一部分人和地区通过辛勤劳动先富起来,先富再通过示范影响帮助后富;贫富差距的问题要在适当的时候,条件成熟的基础上,用正确的方式解决;社会主义能够避免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四)有的学者认为:(1)共同富裕意味着共同的繁荣富裕,而不是共同的落后贫穷。(2)共同富裕意味着人民共同的富裕,而不仅仅是少数人或阶层的富裕。(3)共同富裕不是在同一时间内,一起达到完全相同的富裕,不是齐步走,齐步到终点的齐一性富裕。而是有先有后,一浪接一浪、有时差和顺序的、有程度差别的富裕。(4)共同富裕作为一个过程,意味着在实现富裕的进程中,人民群众的主体始终没有出现两极分化,而是共同一致地走向富裕。(5)共同富裕作为最终目的,意味着所有的人都享受着产品极为丰富的生活,是共产主义按需分配原则的实现。(五)有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是一个包括多层次含义的动态范畴,其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基础;“部分先富”与平均主义,共同富裕与两极分化是这条道路上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的分界线;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共同富裕的经济保障;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富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繁荣富强是共同富裕的归宿;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共同富裕的最后落脚点。三、共同富裕特征关于共同富裕特征的研究,可谓更加广阔和更加深入,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研究结果:(一)有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其特征:(1)共同富裕在实现过程中始终以存在事实上的收入差距为重要特征,具有差异伴随性。(2)共同富裕具有本质性和原则性的统一性。共同富裕既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必然伴随着社会主义的始终,尽管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要求和表现形式,但社会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其基本精神。(3)共同富裕具有目标性和过程性内在统一的特点。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共同富裕有着不同的内在规定和要求。这个要求可视为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无数个阶段性目标的相互衔接和延伸,展现出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的过程,反映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规律。(4)共同富裕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都具有量的限定性。在一定时期,社会的生产水平总是既定的,因而,共同富裕的程序也必须与既定的生产水平相适应。(二)有的学者认为,(1)共同富裕具有严格的制度规定性。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的特有之义。它同资本主义的福利制度和收入均等化是有区别的,表现为,共同富裕是以废除私有制,消灭剥削为前提的。而当前任何西方“福利制度”都不具备也

  不会接受这个前提;共同富裕拒绝两极分化,而这正是资本主义固有之弊病;我们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而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收入均等化”仅仅是缓和阶级矛盾。(2)共同富裕体现独特的国情制约性。由于任何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差异,共同富裕的目标必然具有本国的特点,受本国国情的制约。这绝不仅仅是理论的逻辑推演,而是有很强的实践性。共同富裕目标的可操作性盖出于此。(3)共同富裕具有动态性和相对性。自私有财产出现以后,富裕与贫困就成了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它们的内涵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私有财产,因此,共同富裕便意味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全体成员的生活水准,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缩小社会各阶层生活水准的相对差距。这正是共同富裕目标的动态性、相对性之所在。(三)有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具有内在的特殊规定性,表现为:(1)广泛性或全民性。共同富裕是作为两极分化的对立物提出来的,它的对象不是个别人,而是社会全体成员。(2)目标和原则的统一性。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目标,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目标性是从将来实现更高层次共同富裕的角度提出来的,它告诉人们不要满足于已有的富裕水平。原则性是从现实经济运行过程的角度提出来的,它要求社会根据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制定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并通过宏观调控和其他有效措施促其实现。(3)差异伴随性。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所追求的共同富裕,绝非是同步富裕或平均富裕,而是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不断提高富裕水平的富裕。因此,合法又合理的收入差距将伴随共同富裕的全过程。(4)无限发展性。共同富裕的无限发展性是由生产力发展的无限性决定的。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推动下,共同富裕的水平会越来越高,社会的进步也越来越大。(5)量的限定性。一定时期的共同富裕程度必然受既定的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任何超越生产力水平的共同富裕的要求,或者离开对社会的实际贡献,使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的倾向,只能损伤和破坏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的机制。(6)与效率的相互转化性。共同富裕必须以经济效率不断提高为基础,一旦经济效率不断增长的机制遭到破坏,共同富裕就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将变成静态的或退化的过程。(四)有的学者是这样表述共同富裕构想的本质特征:(1)共富构想是一个过程,作为一个过程性构想,不仅应从时序上把握,也应从空间上体现。只能是一部分一部分地区,由小部分地区到大部分地区,再到全国范围,逐步扩大和有重点的发展。(2)共富构想不仅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有条件选择的发展过程。主张竞争发展,勤劳致富,这就为优先效益好的地区提供了先行发展的机遇和根据。(3)共富构想不仅是一个有条件选择的发展过程,而且是一种具有共同前提条件的发展过程。这种前提就是共富,使先后富差异有调控制,从而为先富后富规定共同目标,确定依存共进关系。(五)有的学者认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这个前提。(1)共同富裕思想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的阶段,邓小平提出通过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是将共同富裕问题置于我国主要矛盾的辩证运动之中进行思考,使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本质相联系。(2)共同富裕思想与社会主义条件论的关系。社会主义条件论包括社会主义建立、发展、建设等条件的形成与完善等。共同富裕思想与社会主义条件论的关系表现在:首先,从本国客观条件出发,通过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正确政策引导,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其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避免两极分化。再次,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人民生活永远改善不了,积极性永远调动不起来。邓小平把共同富裕建立在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条件的基础上,表明实现共同富裕是切实可行的现实目标。(3)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发展论的关系。共同富裕的实质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协调发展,它包括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共同富裕要与·79·1998年增刊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相联系。二是共同富裕要与发展动力相联系。三是共同富裕要与社会主义协调发展相联系。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条件论、社会主义发展论的立论基础出发,反复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特点”、“本质”、“道路”和“优越性”,正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作为一种理论的鲜明特色。(六)

  有的学者认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独特性的理论特色和开拓性的发展思路集中表现在:(1)根本目的与实现手段的统一。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两个突出点,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是“部分先富”,两者的辩证统一既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又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既调动了地方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有效地将社会致富问题纳入了有序管理的轨道。(2)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的统一。邓小平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确定了共同富裕在社会发展中的坐标,既使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源于并指导社会实践,又使具体内容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并受其制约。(3)消灭差别与差别合理的统一。把经济收入差别问题置于经济发展与现实国力基础上加以分析,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又一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应该是有差别的分配,这种差别存在合理性,是为最终消灭差别准备条件,这是邓小平反复强调的思想。四、共同富裕——一个科学体系随着邓小平理论更加广泛和深入研究,特别是对邓小平理论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部分的研究,许多学者认为,共同富裕问题可称得上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一)认为共同富裕理论是一个从中国实际出发,从追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后形成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具有历史与逻辑高度完美的统一。表现为:(1)共同富裕构想的前提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以工人农民为代表的全国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了共同富裕构想是建筑在对国情的分析和关心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基础之上的。(2)共同富裕构想严格地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观,认为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波浪式推进”的过程,体现了共同富裕构想是建立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摒弃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基础上的。(3)共同富裕构想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否定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旧体制弊端,充分体现了共同富裕构想是建筑在认真总结历史上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实行产品经济,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教训上的。(4)共同富裕构想要求“辛勤劳动”、提倡“勤劳致富”、鼓励先富帮后富,充分发挥先富的“示范”作用,充分体现了共同富裕构想是建筑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逐步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遵循商品等价交换原则的基础之上的。(二)认为共同富裕的成熟表明共同富裕是一个多层次的科学理论。表现为:(1)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是从这样几层意思上阐述的,即: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同国家的富强相结合的;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相结合的富裕,是同贫穷相对的一个范畴;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的个人和地区,以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同两极分化相对的一个范畴,在实现共同富裕中,必须避免两极分化“部分先富”;是平均主义相对的一个范畴,实现共同富裕绝不是同等速度、同等程度的富裕。这样,共同富裕就成了一个多层次的范畴。(2)从共同富裕的含义看,共同富裕是一个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富裕,是人民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统一,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结合。(3)从共同富裕的主体看,共同富裕的主体本身有地区—企业—个人这样三个层次。这三个主体先富的前提是合法勤劳致富,而不是别的方式致富。富裕的主体范围是绝大多数人的富裕,而不是极少数人的富裕,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4)从共同富裕的过程看,也是多层次的。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家庭负担、体力强弱、智力高低、所处工作岗位、所处地理位置等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共同富裕只能是通过部分地区、部分企业、部分个人较快地富裕起来,通过先富地区、企业、个人的示范,影响、辐射、带动和帮助等的作用,逐步达到共同富裕。(5)从富裕的标准看,共同富裕起码要经过“温饱—小康—富裕—中等富裕—高等富裕”这样几个阶段。富裕的标准是一个相对静止而又绝对变化的范畴,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总之,无论是从共同富裕的哪个角度看,都可以说共同富裕是一个多层次的科学理论。(三)认为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80·北京党史研究其中心起纲领和统帅作用的并不是某一篇文章或某一部分理论内容,而是邓小平在改革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融化到各个理论部分中的共同富裕思想。它体现在:(1)共同富裕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和目的,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的核心。仔细分析邓小平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阐述的内在联系,我们就会发现,它的内核是新提炼出来的思想:共同富裕。邓小平是把共同富裕贯穿于社会主义目的、特点和本质之中,用共同富裕规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因为共同富裕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最基本问题作出了正确回答,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科学规定,因而,成为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2)共同富裕是贯穿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条红线,使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的科学体系。实现共同富裕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富起来,二是如何共同富裕。这就需要把共同富裕两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党的基本路线,并且根据共同富裕发展的阶段性,按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制定由温饱到小康,再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战略,等等。共同富裕不仅规定着社会主义本质,而且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方方面面,是联络各个理论部分的轴心和红线,使这些理论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科学体系。(3)共同富裕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成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发展,而这种发展又集中表现在共同富裕的思想之中。马克思讲的“按劳分配”是一种理论抽象,是整个社会主义发展时期的科学规定,它在各个发展阶段上还必须通过具体的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邓小平用共同富裕来概括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中、在市场经济中存在和发展,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另外,邓小平用共同富裕概括社会主义,纠正和防止了在社会主义发展中存在的错误倾向,使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了成熟的实践阶段。

  主要参考文献:1.春阳:《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共同富裕》,《高校理论战线》1993年第4期。2.吴广良、吴国柱:《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社会主义研究》1994年第5期。3.金喜在、孙启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高校理论参考》1994年第10期。4.赵星军、赵惠:《消灭贫穷落后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战略构想——学习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思想体会》,《社会主义研究》1994年第12期5.蒋南平:《“共同富裕”新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6.杨云龙:《共同富裕: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过程》,《社会主义研究》1995年第4期。7.金喜在、齐晓安:《关于共同富裕》,《高校理论战线》1995年第5期。8.杨云龙、李燕燕:《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过程》《社会主义研究》,1995年第9期。9.石冀平:《也谈共同富裕》,《高校理论战线》1995年第9期。10.简新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内部文稿》1995年第22期。11.王元俊《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特色与实现途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12.李挺《论共同富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第5期。13.高新民、甄永锋《: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第6期。14.辛向阳:《关于共同富裕的几个理论问题》,《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第7期。15.周品昆《论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第11期。16.李安义、李英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再谈“共同富裕”内涵及实现形式)》,《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第1期。17.温强洲:《邓小平的共富空间布局思想与江泽实践》,《邓小平理论研究》1997年第2期。常州工学院学报JournalofChangzhouInstituteofTeehnologyVol.15.No.3SeP.2002共同富裕

  理论研究综述彭凌(常州工学院社科部,江苏常州213()02)摘要:综述了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学界关于共同富裕理论的研究成果,包括共同富裕的涵义、特色、理论体系、实现方式等,指出了在研究方向和研究深度土的不足。这对于共同富裕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具有积机意义。关键词:共同富裕;理论研究;邓小平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一0436(2002)03一0010一04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共同富裕思想自然也是学术界、理论界、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无论是篇幅、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文章颇多,成果颇丰。在众多研究文章中,学者主要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涵义、特色、理论体系和实现方式等,进行了较为精辟的论述。一、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含义和内涵理论界分析了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形成了以下几种观点:1.社会现象说:这种观点认为,共同富裕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在具备基本生存条件之后,社会所有成员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都得到整体性提高的社会现象。它包括共同富裕的标准、表现形式、程度状态等内容。¹2.集中体现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是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其中富裕反映了社会对物质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而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共同占有方式,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º3.协调发展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生活上的全面富裕,既表现为社会成员对生活资料占有量的极大丰富,更表现为社会成员生活质量上的极大提高,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富裕。»4.道德原则说:这种观点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运行的道德原则,共同强调平等,富裕强调效率,共同富裕是平等与效率相统一的道德原则。¼5.价值取向说:一些学者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和体现,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价值取向: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的社会财富属于人民;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共同富裕提供了现实的经济基础;共同富裕实现的具体途径则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体现出来。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价值,是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的统一,是检验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价值,是实现民主、文明价值的基础,是实现共产主义价值理想的前提条件。½6.多层含义说:许多学者认为,共同富裕是一个包括多层次含义的范畴。它意味着消灭贫穷,没有两极分化;意味着共同的繁荣富裕,而不是共同的贫穷落后;意味着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的富裕;它意味着有先有后、有程度差异的富裕,而不是同等富裕、同步富裕;它意味着全体劳动者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意味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意味着精神产品的极大丰富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¾7.四新认识说:这种观点认为,共同富裕是对社会主义目的的新认识,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是对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新认识,是对社会主义特点的新认识。还有人认为,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的特点,是社收稿日期:2()02一03一291O第3期彭凌共同富裕理论研究综述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8.系统目标说:一些学者是从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的目标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共同富裕的涵义的。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是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的子目标则包括两个内容,一为消除贫困,二为缩小收入和财产差距。À9.本质要求说:更多的人则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社会条件;部分先富带动、帮助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

  略步骤;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保障;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富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则是共同富裕的归宿。Á二、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特征和特色理论界也分析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特征和特色,其观点如下:1.特殊规定性观: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共同富裕,具有广泛性或全民性,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富裕;具有差异伴随性,是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不断提高富裕水平的共同富裕;具有无限发展性和量的限定性;具有与效率的相互转化性等内在的特殊规定性。。2.相互统一观:这种观点认为,共同富裕思想具有的独特理论特色和开拓性的发展思路集中表现在:根本目的与实现手段的统一,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的统一,消灭差别与差别合理的统一,目标性和过程性的统一,科学性、人民性和创造性的统一。。3.社会主义前提观:一些学者认为,共同富裕思想的鲜明特点就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这个前提,并从共同富裕与社会本质论、与社会主义条件论、与社会主义发展论的关系入手,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的特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的道路,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上诸点相结合,成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特色。。4.理论特色观:一些学者认为,共同富裕的理论特点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共同富裕的理论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为科学性,表现在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切合中国实际,内容全面,是实践的总结;二为人民性,表现在它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目标上,也表现在它为人民造福的职责责任上;三为阶段性,表现在其目标的阶段性和实现的过程性上;四为理论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其途径、方法和立足点的独特创造上。。三、关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内容和体系理论界还分析和论证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基本观点如下:1.手段条件说:许多学者认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内容丰富,包括四个部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手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条件;共同富裕的先、后顺序性,反映了共同富裕实现的渐进性、规律性;共同富裕是精神动力。。2.措施保障说:一些学者认为,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目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共同富裕的保证;允许一部人先富,着力于效率优先和发展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也是推动生产力更快发展和加速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增加国家调节分配的经济能力,反对铺张浪费,防止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保障。03.三个构成说:有的学者从三个构成部分入手,分析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容:第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它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第二,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均富,而是有先有后的过程,只能逐步实现;第三,必须妥善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4.四个要点说:有学者认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体系包括以下几个要点:第一、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原则;第二、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前提;第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原则是共同富裕的基本保证;第四、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还有学者则认为,共同富裕的内容包括物质文明的共同富裕,精神文明的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以及相对富裕和有差别的富裕等四个内容。。5.主要支点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则是从邓小平构建共同富裕理论的主要支点来论述其主要内容的:第一、共同富裕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内容的范畴;第二、共同富裕是一个与共同贫穷、共同落后相对的范畴,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第三、共同富裕是一个与两极分化相对的范畴,必须避免和防止两极分化,必须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作基本保障作为实践基础和实现前提;第四、共同富裕是一个与平均富裕、同步富裕相区别的范畴,其实现方式在时间上先富带后富,空间上点、线、面结合,由部分富裕到全民共同富裕,是过程论与阶段论的统一,过程论与目的论的统一。所以,他们认为共同富裕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的科学的理论体系。。6.基本内容说:还有一些学者则认为,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

  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和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共同富裕观的基本内容。贫穷落后不是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共同富裕观的逻辑起点,社会主义是富裕的,社会主义的富裕是人民共同富裕;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共同富裕观的政策起点,先富—后富—共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是新政策的探索方法;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共同富裕观的理想起点,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一11一常州工学院学报2002年民共同富裕,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中国人民最终将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总之,三个层面依次递进,环环相扣,有机统一,不可分割。0四、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实现方式和途径理论界也研究讨论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实现方式和途径,主要观点如下:1.两条件论: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认为,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物质条件即发达的社会生产力,雄厚的经济基础,丰富的物质产品;制度条件即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02.三措施论: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必须坚持三个措施:第一,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二,必须坚持勤劳致富、依法致富的原则;第三,必须坚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分配机制的原则。。3.四要素论:一些学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第二,鼓励先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措施;第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第四,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机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法律保障。。4.五方面论:一些学者是以五方面论述这个问题的:坚持以公有制、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先决条件;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其物质基础;健全法制、消除腐败是其根本途径;必须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必须依靠国家、发挥社会作用,积极扶贫,脱贫致富。还有一些学者则是从五个实现途径上论述的;第一,推翻剥削制度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第二,建立以公有制、按劳分配为主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物质基础;第四,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第五,建立社会保障机制。05.社会系统工程论: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认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共同富裕只有贯穿于经济建设中才有生命力;其次,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和操作策略包括: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是物质基础,培养人才、选好班子是组织保证,增强信心、坚定信念以提供精神动力,热心服务、开辟渠道以提供机遇和条件。。此外,理论界还就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与效率公平,与社会公正,与贫富差距,与收入分配制度等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五、研究现状述评综上所述,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理论界对共同富裕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12一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涵义、特征、理论体系和实现方式上,存在着就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研究共同富裕的情况。对共同富裕涵义和概念的理解,显得众说纷纭,观点各异,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对共同富裕特征的分析,虽表述不一,但内容雷同,显得理论分析不够;对共同富裕理论体系的概括,虽完整准确,但对其历史继承性的挖掘不够;对共同富裕实现方式的总结,各抒己见,显得现实针对性不强。同时,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共同富裕思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研究不足。理论界没有把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研究,置放在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加以研究,没有放置到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发展的过程中加以研究,也没有放置到中国近百年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加以研究,更没有放置到国际社会风云变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风景独好的历史大背景下去深刻发掘,同时也没有对共同富裕思想及其实践对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和互动作用方面进行深层次、全方位的考察。因而,关于共同富裕理论的研究,显得理论视野不够开阔,研究程度不够深刻,微观研究多于宏观研究,理论概括多于理论分析,具体研究多于系统和整体研究,静态研究多于动态研究。因此,在研究共同富裕理论时,应该从社会整体出发,从历史发展的轨迹出发,从共同富裕

  思想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全面、系统、历史地分析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揭示共同富裕的概念,揭示共同富裕思想从空想到科学的理论发展过程,揭示共同富裕思想从理想到现实的实践发展过程,并揭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对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揭示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作用,揭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互动作用和相互影响,力求使共同富裕理论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使共同富裕思想特有的强烈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品格更加凸现,使共同富裕思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现。注释:¹蒋南平:“共同富裕”新探,理论与改革,1994年12月,第31一32页。º吴广良等: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社会主义研究(人大复印资料),1994年5月,第68一71页。»杨云龙: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过程,社会主义研究,1995年9月。¼金太军:共同富裕:效率与公平的内在统一,真理的追求,1998年9月。½张民:共同富裕一社会主义的最大价值,社会主义研究(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3月,第105一106页。¾辛向阳:关于共同富裕的几个理论问题,社会主义研究,1996年7月。¿李广坤:简论邓小平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观的基本内涵,经济与第3期彭凌共同富裕理论研究综述管理,1999年3月。À石翼平:也谈共同富裕.高校理论战线,1995年9月。Á袁金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安徽师大学报,1994年4月,第371一375页。金在喜等:关于共同富裕,高校理论战线,1995年5月,第26一28页。00王元俊: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特色与实现途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6年2月。0唐春元: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理论特色,湖湘论坛,1997年3月。0梅宽宾: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平顶山师专学报,1997年3月。0李建新:邓小平共同富裕的理论体系,求实(南昌),1997年11月,第3一5页。À孙迎光: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及意义,江苏社会科学改革与发展研究特刊.1998年,第66一69页。¾周伟光: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体系,社会科学界,1999年3月,第26一27页。O徐成发等:浅论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构建,郧阳高专学报.1999年2月。O王政: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的逻辑体系,江汉论坛,2000年2月,第63一64页。¼毛英: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几点认识,阿坝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1月,第50一54页。À刘小燕:论共同富裕与分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3月,第21一24页。À刘继让: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理论学习与参考,1994年6月,第23一24页。O周伟光:论共同富裕,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6月,第16一18页。勿童中贤:论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l月。责任编拼:张秀兰132012年第24期总第326期前沿ForwardPositionNo.242012SumNo.326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研究综述王琳1唐子茜2(1.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44;2.安徽财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安徽蚌埠233000)[摘要]共同富裕作为人类的美好愿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研究,形成一脉相承的共同富裕思想体系同时,我国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富裕思想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许多新见解,取得丰硕成果,为后人借鉴[关键词]共同富裕;学术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邓小平[中图分类号]D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67(2012)24-0034-02[作者简介]王琳(1982),女,山东潍坊人,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唐子茜(1980),女,四川广元人,博士,安徽财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富裕作为人类的美好愿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30多年,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截至2010年,我国GDP已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和地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地位和影响力正日益体现改

  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的研究,形成一脉相承的共同富裕思想当代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就是指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言论和观点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对共同富裕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创新,成功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道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中的正确部分,不断发展创新,明确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应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倡导效率优先,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不断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必须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提高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完善了共同富裕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重视民生,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是共同富裕思想的在现阶段的创新提升同时,我国学术界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富裕思想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提出许多新见解,取得丰硕成果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学术界关于不同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政策途径方面达成的共识关于不同时期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而实施的政策途径,学术界一致认为建国之初,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出一条平均中求富裕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进行了辩证分析,在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方面,继承了毛泽东提出的共同富裕实现必须要防止两极分化,更加要注重保证社会公平的思想,同时提出要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途径,为共同富裕思想的不断完善奠定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通过该战略的实施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提出全国范围内的扶贫开发西部大开发扶贫计划等重大措施进入本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通过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等措施逐步缩小贫富差距,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二)学术界关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研究存在的分歧1.学术界关于研究共同富裕思想的方法存在的分歧学术界在关于应当如何研究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43裕思想的方法上,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只能以当前现有的相关资料为依据,不能依靠任何逻辑推导,或者根据现实需要附加任何主观成分这样就会具有一定的不客观性,会把当前研究者个人的主观理解和推断外加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之上,扭曲了共同富裕思想本身提出的初衷,最终可能会导致对共同富裕思想的泛化另一种观点认为,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的研究必须要与时俱进研究的目的不是还原其本来面目,而是要创新和发展对已经总结出的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要认真研究,被实践证明是片面的错误的理论观点,当前也可以研究,但却不能概括到共同富裕思想中去,学术界必须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新思想,才能不断进行理论创新2.学术界关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的比较存在的分歧学术界在关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的共同点比较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毛泽东最早提出共同富裕思想后,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在此基础上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正是继承了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才使得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了顺应时代的内涵同时,江泽民共同富裕思想也是对邓小平相关思

  想的继承,胡锦涛新时期共同富裕思想是既是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又是对江泽民共同富裕思想的创新三代领导集体都把实现中国人民的富裕作为终身的追求和奋斗目标,都把社会主义作为实现人民富裕的制度保证,都把避免两极分化看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必要之义,都认为共同富裕的过程也是社会全面发展协调进步的过程第二种观点认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共同富裕思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有三个共同点:一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保持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保持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三是都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把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看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发展的过程第三种观点认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共同富裕思想从文化底蕴理论根基忧患焦点价值指向制度保证等五个方面保持了共同富裕思想的一致性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均贫富思想重视人民物质生活的民本思想,这些都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共同富裕思想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在继承和发展马恩列斯毛关于共同富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在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都始终非常警惕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3.学术界关于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成因存在的分歧导致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成因,学术界存在许多分歧,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的贫富差距扩大主要是由社会不公平导致的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使大量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由此引发社会不公平因素增加,使得我国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第二种观点认为,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已经固化为一种社会结构,使得贫富差距问题的扩大出现失控趋势,这些根源都在于当前收入和分配制度不健全,因此,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势在必行第三种观点认为,社会各阶层的转型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基本因素经济领域中的社会转型因素,决定了贫富差距形成的必然性,非经济的社会性因素,对贫富差距形成也十分重要第四种观点认为,经济领域当中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竞争,是导致我国贫富差距问题出现的原因尤其是对高收入群体缺乏合理的必要的限制,对基础阶层缺乏必要的保障都成为导致问题的原因二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一)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不同点的比较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共同富裕方面的思想有很多,很多文献中要么对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人中的某一位的共同富裕思想进行分析,要么把他们三人共同富裕思想进行两两比较对于三位领导人共同富裕思想的比较很少,尤其是不同点的比较更是没有(二)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对江泽民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容和胡锦涛共同富裕思想基本内容的总结归纳学术界对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很多归纳总结,但是对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容却没有人归纳过,尤其是涉及胡锦涛共同富裕思想基本内容的条理性分析更是没有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是一个整体,不同时期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容也是一脉相承的只有把不同时期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容予以归纳提炼,才更加有助于对我国当代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的研究(三)目前学术界对贫富差距问题形成的根源性分析比较少当前学术界对于贫富差距问题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研究,但究其实质的根源性分析却比较少,大多数学者或是认为政策性原因,或是认为制度性原因,而最实质的根源却没有分析研究,这对于解决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非常不利只有明确找出贫富差距问题存在的根源,才能更好的研究共同富裕[参考文献][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邓小平年谱(上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4]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5]江泽民文选(第2.3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2006.53

  

  

篇六:共同富裕观点和看法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遇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年以来发生和存在的问题如环境污染人均分配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金融危机问题房地产开发泡沫等等一系列错综复题这些共同问题的产生一方面说明了实行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时必然带来这些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应该是与资本主义国家一样面对这些出现的问题无法也不可能从根本给予解决而应该是能预见和正视这些矛盾和问题而且能逐步的从根本上给予解决

  科学发展观与共同富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一次重要的理论创

  新,意义深远;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坚持社会主义不能动摇

  的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体现了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坚持和

  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路径;

  实现

  共同富裕是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伟大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战

  略思想和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辩证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一、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路径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科学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它的第

  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

  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依据中国变化了的国情和我国在世界政治

  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的变化提出来的。

  现阶段我国

  已经进入由原来缺乏物力、财力难以兼顾的解决一些积压问题的阶段进

  入到了一个物力、财力较为充裕能够解决一些长期积压问题的阶段;由

  刚开始粗放型发展方式进入到单靠粗放发展方式难以进一步推进我国纵

  深发展的阶段;

  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等经济

  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状况进入到社会越来越难以承受的阶段。总之,我国

  已经进入了不解决非主要矛盾就难以继续解决主要矛盾的时候。因为一

  些非主要矛盾不解决,一旦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压倒主要矛盾。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就是体现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的体现,是追

  求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路径。具体来说,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路径。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当前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来展开,围绕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来展开。因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都必须有物质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地指出:“这种异化(用哲学家易懂的话来说)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失。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即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就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另一方面,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1]而共同富裕“必须建基于高度发达是物质生产力基础上。否则,即使消灭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也只能是贫穷的普遍化——共同贫穷”[2]。我们要坚持的发展必须跟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发展,实行科学发展。因此,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央为此多次提出“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题中

  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要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15。共同富裕就是要求全民共同致富,“在邓小平看来,共同富裕意味着中国人民都有追求富裕的权利和机会,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发展。追求富裕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应该是中国人民都有的权利;实现富裕,不能只是少数人有机会,而是中国人民都有机会;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少数人发展,而是共同发展。”[2]46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力量,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是实践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没有人民群众的关心和支持,共同富裕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以人为本是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追求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思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总体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事物普遍联系的,一个方面的建设跟不上,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阻碍另一方的发展,甚至破坏其发展。共同富裕的“共同”非常生动地体现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此,共同富裕内涵,无论是从过程还是从结果上讲,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总之,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路径。只有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即以人为本的发展,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二、实现共同富裕是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伟大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伟大目标,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和今后时期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实施不能离开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和方向,否则就会失去“航行的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遇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年以来发生和存在的问题,如环境污染、人均分配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金融危机问题、房地产开发“泡沫”等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问题,这些共同问题的产生,一方面说明了实行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等全球化条件下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和动力,同时必然带来这些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应该是与资本主义国家一样面对这些出现的问题无法也不可能从根本给予解决,而应该是能预见和正视这些矛盾和问题,而且能逐步的从根本上给予解决。这是因为这样的发展是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西方市场经济符合社会化生产、符合市场规律的东西,毫无疑义,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这是共同点;但西方市场经济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搞的,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的,这是不同点,而我们创造性和特色就体现在这里。”[4]这里当然是针对市场经济来说的,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是跟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和体现社会主义本

  质的一个东西。就是说,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而且能够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并且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一个纯粹的“名词”和空中楼阁。“社会主义的目的就在于它能够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人类社会自阶级出现以来的最大不公平——两极分化,使所有人都过上富裕的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全面自由发展。”[2]47考察资本主义的发家史我们就很清楚,资本主义就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发展是付出高昂代价得来的;根本上是牺牲人的发展的代价换取发展,只是实现了部分人的富裕,而不能从根本上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它本身制度必然的。总之,资本主义的痼疾(基本矛盾)不解决,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只有结束资本主义制度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才是资本主义的唯一归宿。

  

  

篇七:共同富裕观点和看法

  4同志这里所说的有把握是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共同富裕的必要前提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必然结果来阐述在社会主义运动的特殊时期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坚持和继承马列主义革命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总结了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提炼更加简洁明确地作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新概括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和发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摘要:共同富裕理论如同一条红线,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贯穿起来,一脉相承,最终得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高度一致的结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经典论述;本质属性;完整内涵邓小平同志早在1992年的南方讲话中,就曾高度概括过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论”,将“实现共同富裕”明确界定为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经济目标。今天的中国,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变革,在给国家的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一些重大的、根本性的、群体性的矛盾日渐凸现,表明当代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矛盾多发的时期,普惠性的改革已经让位于利益分配的改革。其中,贫富差距问题和分配机制不合理的问题就显得尤其突出和尖锐。一、“共同富裕”是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创造和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自古以来就是一切善良的人们的美好愿望,更是一切有识之士和进步力量不懈追求的目标。人们憧憬在这种“共同富裕”的社会环境里,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到人类改造自然后创造出来的共有的充盈和富足;人人享有机会上的平等和经济地位上的尊严,个人的存在需要、关系需要和发展需要均得到充分的满足,人与人之间少一些由于私欲和个人占有带来的尔虞我诈,多一些彼此关爱和温馨;人们不再需要为衣食温饱等较为低级的存在需要而奔劳,可以在充裕的物质基础的支持下为人的全面发展多作考虑。

  然而,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多数人由于财富创造能力的不足而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只是遥不可及的美好梦想。

  当人类社会进入了生产力逐步发展提高的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制度主张的是私有制“至高无上”的天条和制约于社会体制的质的规定性,必然导致类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之类严重的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描述:“资本家一极是财富的积累,无产阶级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1]

  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的其他一切阶级社会形态的前提

  下,社会制度造就要么是“共同贫困”,要么是少数人占有社会绝大多数财富事实的社会的必然,因而“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是根本不可能在这些制度下实现的。这种“不可能性”首先缘于社会制度“质”的规定性;其次,是在此“质”的规定性指导下国家公共权力对收入分配干预意识和能力的制度的局限性。

  而源自英国人莫尔1516年构想的“经济空前繁荣、财产社会共享、人人参与劳动和按需分配”的乌托邦开创了人类社会追求共同富裕的“空想社会主义”时代。经过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不断补充和完善,空想社会主义使世界各国民众朦胧地看到了在一个美好的社会制度中实现世代所期望的“共同富裕”的希望曙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空想社会主义仅仅将这些美好的构想停留在寄希望于人们自觉地唤醒内心“理性”的基础上,凭空幻想建立一个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社会,因而,“共同富裕”的追求在空想社会主义这里必然只能成为永驻善良人们脑海中的一幅永远无法兑现的海市蜃楼。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科学社会主义经过理论和实践两次飞跃后,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科学的剖析后,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存在的不可调和矛盾的关系中真正找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途经,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并进一步变成了现实和多国实践。同时,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共同富

  裕”的最终实现终于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制度保障。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

  实践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之一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指导思想,使千百年来绝大多数民众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憧憬和不懈追求变得越来越明朗和清晰了。

  (一)社会主义革命导师的早期的理论研究和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对社会主义的公正问题的认真研究,其形成的基本共识是:未来的社会要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消灭一切不公正的社会现象,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类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公正。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与基本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民众基础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在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恩格斯预言未来社会“通过社会生产,不仅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2]这就是人们追求未来社会的根本目的和动力。列宁也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分配和生活问题作出以下论述:“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的劳动者过上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3]

  (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们的研究与认识毛泽东在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初的1955年,最早就使用了“共同富裕”的说法。他说:“我们还是一个农业国。在农业国的基础上,是谈不上什么强,也谈不上什么富的。但是,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也包括地主阶级。”他还强调指出:“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不是什么今天不晓得明天的事。”[4]毛泽东同志这里所说的“有把握”,是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共同富裕的必要前提,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必然结果来阐述的。邓小平在社会主义运动的特殊时期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坚持和继承马列主义革命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总结了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提炼,更加简洁明确地作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新概括,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和发展。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5]他还告诫人们:“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5]此外,邓小平还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层次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有关问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

  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5]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5]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创造的财富,第一归国家,第二归人民,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5]

  “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5]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号召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报告中指出了在分配制度改革问题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认识;在政府调节职能的问题上提出了“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认识。他还指出:“理顺分配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目前分配领域存在突出的问题,一是国民收入过分向个人倾斜,国家所得太少;二是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产生新的分配不公;三是分配秩序混乱,甚至有些单位失去控制。”“要把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要区分不同情况,采

  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6]“三个代表”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彻底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本质追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和任务:“我国现阶段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全面促进人的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用的理念”;胡锦涛总书记还提出了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问题上做到公平与效率兼顾,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同时还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使中等收入者占到多数,创造机会公平,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品,缩小生存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的差距,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三)新的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共同富裕目标的新诠释和新实践

  温家宝同志在2011年指出:促进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维持社会和谐的首要任务便是要解决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所出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围绕坚持开放、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思想,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合理有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

  共同富裕”。[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指出,在“十二五”规划期间要着力解决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并且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及经济发展的方向从过去的规划所追求“国强”向当前计划规划的“民富”转变。“十二五”规划中“民富”的目标和任务,是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科学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区域差距的具体体现。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包容性增长”最早是亚行在2007年8月的一次研讨会上首次提出的概念。按照亚行的解释,“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等。

  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理念的认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应该从“国富”转向“民富”的新执政理念,我们将着力促进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这样更加有利于推动中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与中国共产党近年来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是将这两个理念和目标更加具体化的表述。

  在“包容性增长”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有理由期待公正的收入分

  配制度能尽快构建并化为现实。真正解决干多挣少、利益不均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近几年来,这样的议题不仅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共识,且已成为公共政策改革的重点。

  结合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包容性增长”是要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就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社会各面缩小贫富差距带来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贯彻“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具体目标在于,各级政府要履行好责任,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提高劳动者的能力水平,让更多的群众收入提高。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包容性增长”同时也是提高人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办法。“包容性增长”理念具有显著的民本主义发展旨向,体现出更加关注民权民生的新型发展理念,更能满足民众权利发展的制度公平诉求。创构社会的经济共荣、和谐共生和成果共享。

  三、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共同富裕”内涵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既然科学社会主义立说之基和所有的马列主义导师和革命领袖们都将“共同富裕”认同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追求目标,并且为今天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者——中国

  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在为此努力奋斗,那么,我们就非常有必要科学而准确地界定“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本文认为,这个内涵和特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富裕”是首要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一个“量”的标准社会主义之所以最终要代替资本主义,其主要理由是社会主义能够解脱资本主义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最终让新型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全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地充盈,人民生活无论是在“质”或是在“量”上都能比过去任何时代有极大的提高。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性、优越性及与其他任何形态社会制度的区别性之所在。“富裕”是指人民已摆脱了温饱需求的初级状态,进入到更高层次的需求,人民生活水平无论是横向纵向比较均更为优越,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社会总财富十分充裕,国家综合实力空前强盛的状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的那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真正做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扩张社会财富的总量,这样,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才会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二)“共同”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对富裕的“质”的规定性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关系较封建社会的进步性而能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内快速发展,也会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而实现富裕。然而,这种富裕是少数人剥削大多数人的劳动成果,聚敛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富裕”。因其将市场机制作为绝对的主导机制而必然

  导致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现象不可避免,且还会不断延伸,其结果必然导致绝大多数人相比较而言的相对贫困和极大的社会不满情绪。当两极分化和社会不满由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社会承受”临界点”时,必然会引发质变,人民会以“革命性”的手段终结这种由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带来的收入分配的不合理的状态,以寻求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方式最终促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三)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过程是一个“自觉”的过程

  列宁说过:“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的劳动者过上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5]

  毛泽东同志也讲过:“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4]这种“有把握”的承担主体及我们前面谈到的“兼顾公平”的调控主体必然地和唯一地须由社会主义的国家政府来担当。当社会财富的拥有差距和收入差距加大到危及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甚至危及到社会的稳定之时,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就理所应当地站出来运用一切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来加以协调和控制。

  事实上,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应该是一个“强政府”,社会主义的一切国家机器都应在促成“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作用上发挥各

  自的机能,一切调控都是应有前瞻性、方向性、计划性和目的性的事前调控。否则,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在政治制度上的质的差异及优越性的所在,更无法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首先要明确的是,共同富裕并不等于社会财富绝对的平均,而且它也有其阶段的、地区的、行为主体的发展的局部不平衡性。现代经济理论和社会理论的研究表明,“公平与效率”永远是处在一种相悖的自然状态。一个社会寄希望于财富占有均等、收入水平相当,那么这个社会就将失去创造财富、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动力源泉。“对个人财富的不懈追求是商品社会得以繁荣发展永恒的动力”这一社会经济规律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市场机制自身无法克服的这一局限将永无止境地拉大利益主体之间收入及财富的差距,阻碍社会公平的实现。财富积累的自然化差距将可能从量变引发质变,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来寻求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方式。因此,“效率和公平”这两个目标就必须由两个以上的操控主体和方法来进行分别的操控,以实现其相对稳定的均衡态势,促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今天我们倡导用“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来左右微观效率,并将其置于优先地位;用“看得见的手”——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兼顾社会公平。而社会生产力不均衡性,区域资源分布、社会文化的

  发育程度等等各方面客观存在历史、自然、人文的差异性,因此,各经济利益主体的财富拥有和收入水平必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或不同类型行业之间是存在量上的差异的。也就是说,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由此可见,邓小平关于“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五)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是一个由执政党主导的缩小贫富差距的过程

  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已经指出:尤其对于我国而言,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是要达到共同富裕。然而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不会自动实现。世界历史证明了实现国家在经济上的共同富裕,必须首先达到社会进步,社会和谐。因此,通过市场经济之路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任务和目标。而社会主义制度则不同,其在立说之初和实践之时,始终将社会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富裕置于全体社会成员均能享有的“共同”的平台之上,即追求一种“大同”目标,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富裕在短时期内,局部区域内出现的暂时不平衡性的矛盾也是“良性”的和在制度范围内可以自觉调控、最终解决的,这一特点是由社会制度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富裕,首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四、结语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实质,是社会经济利益的各个主体以及他们所归属的国家如何分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的问题。它既体现了人们对新增财富的贡献情况和获取权力,也充分体现了主权国家和执政党在分享新增社会财富问题上的态度和追求。作为以“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先进文化的代表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的中国共产党及其以追求“和谐社会”与“包容性增长”的国家政府而言,在这一重大问题上应该、必须、也能够有所作为,最终带领全中国人民奔向马列主义导师和革命领袖们都孜孜以求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参考文献][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江泽民.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专题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十一届四次会议全国两会工作报告[r].2011-3-4.

  

  

篇八:共同富裕观点和看法

  社会主义之所以要建立公有制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了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可以凭借着生产资料的私有权而榨取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而导致了马克思所说的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5这样一种对工人极为不利的局面

  共同富裕及其实现路径

  摘要: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非但没有实现共同富裕,反而出现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究其根源,就在于共同富裕不符合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因而其难以随市场经济而自动实现。为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我们就必须要利用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克服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所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为此,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发挥税的真正功能,促进社会平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调整精神奖励的评选标准。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要求。继而,他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来落实这一目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然而,“多年的实践证明,让‘一部分人先富’的目标虽然在很短的历史时期中迅速完成,但‘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却迟迟不能够自动实现”[1]。社会贫富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对此,笔者试分析其中的原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一、共同富裕的内涵要探讨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就必须先对其内涵进行一番考察。对于它的内涵,我们可以首先判断的,就是它肯定不是富的极富,穷的极穷这样一种贫富极端分化的现象。邓小平曾这样说道:“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2]110111显而易见,共同富裕是与两极分化格格不入的。对于前者,邓小平是极力推进其在我国的实现和落实;对于后者,邓小平是坚决予以反对的。他告诫道:“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3]有鉴于此,我们就要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共同富裕,避免两极分化。另外,共同富裕也决非平均富裕。这是因为,“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2]155。因此,共同富裕只能是一部分有才能的人和一些在地理环境、人文素质等有优势的地区先富起来,再由这些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带动其他人和其它地区也逐步走向富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绝不能要求全国人民整齐划一和步调完全相同地富起来。这才是真正符合邓小平关于“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4]这段讲话精神的做法。由此可见,所谓共同富裕,既非平均主义,亦非收入差距拉大,它是一种既体现差距又体现均衡性的富裕观。有差距,以便对先进分子以物质激励,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均衡发展则体现社会公平,以免形成阶级分化,影响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从而体现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二、市场经济对共同富裕的消极影响自党的十四大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的经济在市场化的作用下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的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了一些,生活先好了起来,即先富了起来。从这个角度看,市场经济对共同富裕有积极的意义。不过,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尽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它也可能是引起社会两极分化的前奏。从我国的实践结果来看,市场经济在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也使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的客观趋势并非共同富裕,而是两极分化。市场经济之所以不能实现共同富裕,其根源就在于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社

  会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的基本规律就是价值规律,它会产生如下三个作用:

  首先,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社会资源能实现优化配置。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能促进社会的生产和实现资源的节约,另一方面却会使劳动力出现富余。原来十个人干的活,在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后,也许只要两个人就可以干完,于是,另外的八个人就会成为过剩人口而面临下岗或失业的风险。如此一来,原本收入相似的工人之间出现了有的有收入,有的没有收入这样一种落差,长此以往,在岗的工人和下岗或失业的工人之间就很可能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

  其次,价值规律会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价值规律的这种刺激作用无疑会促进经济发展,但是,不同的生产者对这种刺激的反应速度和反应能力是参差不齐的。那些反应快,能力强的生产者由于有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从而会不断做大做强,快速致富;而反应慢,能力弱的生产者则可能被前者击垮,面临破产倒闭的境地。显然,其结果也是两极分化而非共同富裕。

  最后,价值规律还有优胜劣汰的功能。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它不可能包容所有的人,必然有一部分人留在市场而另一部分人要被市场所淘汰,而去留的判定标准,就是看谁是优者谁是劣者,即优胜劣汰。通过市场不断地优胜劣汰,只有极少数人作为优者胜出,而大多数人作为劣者而被市场淘汰,从而在财富上形成两极分化的局面。

  总之,市场经济的本性是实现优胜劣汰,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形成两极分化的局面,这是与我们共同富裕目标背道而驰的。因此,市场经济对实现共同富裕是有着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的。

  三、利用政府干预实现共同富裕正如前文所述,市场经济对于共同富裕的实现是有消极影响的,为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消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共同富裕的负面影响。第一,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消除社会中的某些人利用私有的生产资料榨取工人劳动成果的可能。而解决之道,就是要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从而使收入差距主要源自于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的差异。社会主义之所以要建立公有制,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了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可以凭借着生产资料的私有权而榨取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而导致了马克思所说的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5]这样一种对工人极为不利的局面。这种局面最终必将演变为“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6]这样一种两极分化的结果。所以,邓小平认为,公有制和共同富裕一样,是社会主义要坚持的根本原则。第二,发挥税的真正功能。尽管我们认识到公有制的重要性,但囿于现实的考量,我们只要求公有制占主体,而且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生产资料并不是平等地对全国人民开放的,这就导致一些人通过各种途径占有了生产资料,并以有偿的方式参与社会生产,由此使得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有一部分被其侵占。如果说,被侵占的部分在整个劳动成果中的比重较小,这作为权宜之计倒尚可接受。但现实是,从整个社会来看,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占比不到42%,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资本回报比重却节节上扬。这种资本性质的所得大于劳动所得的现状显然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可见,公有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日渐式微,因而出现“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1]结果也就不难理解。而这种结果的出现,也确证了我国当前的所有制形式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尚有很大的差距,必须加紧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通过完善税收政策,以求达到变“劫贫济富”为“劫富济贫”,以填平收入差距的巨大鸿沟,实现共同富裕。因为“财富既有个人基础,也有社会基础”[7]94,富人获取的财富并非全部来自个人的努力,而是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社会的配合和保护,因

  此,“为社会争取财富中来源于社会的部分,或者说得更透彻些,一切不来源于个人努力的东西”[7]102,这正是税的真正功能。“当基于这些原则的税被用来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健康的生存条件时,可以清楚地看出,这决不是把甲的东西剥夺来送给乙”[7]102。因此,为了实现各阶层的共同富裕,也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通过税收进行“劫富济贫”并不违背社会正义。

  第三,要积极维护和促进社会平等。一个不平等的社会是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平等包涵经济平等、政治平等与教育平等这三个层面。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三方面作出努力。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平等,就必须坚持和强调以按劳分配为主的收入分配政策,进而有效地和全面地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利益,科学地协调劳资关系。为促进我国的政治平等,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也就是要使广大劳动者拥有真实的利益代表,充分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为此,我们必须完善以农民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使他们的合法利益能得到切实有效的维护。为促进我国的教育平等,我们在分配现有的教育资源时,必须完善弱势人群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援助制度,给予贫困人口和落后地区更多的照顾,通过教育扶贫、智力脱贫这个根本之策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各级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坚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量,确保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比例4%的目标的实现,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突出问题。在我国财政收入还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发行教育彩票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方案。

  第四,要积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马克思曾经指出,“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8]279。在我国经济日益市场化的今天,失去了工作就意味着陷入贫困的境地,从而拉大了他们与有工作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当前,我国的很多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之所以长期陷于贫困的泥潭而难以自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人口和地区缺少充分和良好的就业机会。为了增加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一方面是要在贫困地区大力支持当地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当地人口的文化素质和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政策优惠引导各行各业投资于这些地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当地人口创造就业机会,也可给当地有特殊技能的人提供便捷优惠的贷款,鼓励他们自主创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及个人和家庭的贫困状态,走向富裕。

  第五,要调整精神奖励的评选标准。即便贯彻落实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维护了社会平等,人们还是会因为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的差异而形成收入差距。这种差距尽管可以通过税收调节而得到部分改善,但是造原子弹的专家和卖茶叶蛋的普通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仍有可能相当之大。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对二者的收入进行调节。在不损害先进分子劳动积极性从而保证效率的前提下,调节的主要方式就唯有用精神来调节物质。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论》[9]中曾提到人具有一种本能,他将这种本能称为慈悲或怜悯,正是这种本能,使我们常常“因为他人的悲痛而悲伤”,对“别人的幸福感同身受”,尽管我们“从他人的幸福中除了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而“感到高兴”是符合功利主义者边沁所说的人都具有促进自己的利益、快乐、幸福和防止自己遭受损害、痛苦或不幸的倾向的。因此,不管这种收益能不能归属于私利范畴,但却可以根据人性的这一普遍价值观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即我们可以通过给予那些因带动他人致富者以精神奖励,让其“感到高兴”,从而使其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快乐和享受。

  当然,精神奖励作为一种激励方式,我国一直在使用。但是,使用的结果往往是促进了效率却损害了公平。比如现今在我国劳动模范的评选,最终获得这一光荣称号的,不是劳动质量高的人,就是劳动时间长的人。这些人本身根据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在物质上已相比他人获得了更多的利益,按照这种激励方式,他在精神上也因此获得更多。这就导致了社会上的少数成员能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而大部分成员却是物质和精神的双匮乏这样一种结果。这不但是物质上的两极分化,而且还是精神上的两极分化,而且同一人在物质和精神上

  均处在同一极,这就比单一的经济上的两极分化更可怕,更不公平。显然,这样一种精神奖励无益于共同富裕,是必须加以纠正的。而纠正的办法,就是变换精神奖励的评选方法,即变个人自己所取得经济成就的多寡转为个人对他人经济状况的改善所作贡献的大小。就劳动模范的评选而言,一定要体现出模范的精神,即他以自己为模版,让其身边的人也获得了像他那样的劳动优势,提高了他人的劳动水平与技能,并带动他们劳动致富,从而达到水涨船高的效果,较好地体现了效率和公平双赢的原则。当然,劳动模范这样去做时,可能会对自己的致富程度产生不利影响,但是,能得劳动模范这一光荣称号是值得高兴的事,因而他还是会有动力去这么做。于是,在先富成员的带领下,后富成员也会逐渐富裕起来,从而,共同富裕的目标就不难实现。同样,对于致富能手的评选,也不应像时下所做的那样以某些成员个人或家庭的财富拥有量为标准,而是要以让多少人实现了多大程度的富裕为准绳。因此,其中的“富”,不是指个人多有财富,而是指有多少人在他的带动下实现了脱贫致富,以及富裕到什么程度。

  总之,既然“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8]291,而共同富裕本身又是当家作主的无产阶级在经济方面联合行动的表现和追求,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们获得精神奖励的标准也应以联合行动的结果为标准,而不应该只看个人的指标。我们说先富带动后富,其中的“带”的实现条件和动力所在就在于,要想获得精神奖励,就必须带动他人,并且还要看带的效果如何。唯有如此,先富起来的人才有可能放慢致富的脚步,停下来帮助致富道路上的落后者,从而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

  

  

篇九:共同富裕观点和看法

  共同富裕体现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占有上的完全的平等而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极大提高使得物质财富个人占有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五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相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把实现人类的共同富裕理解为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和趋势而且也把争取工人阶级的物质利益和经济权利理解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和内容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探索

  作者:田莉来源:《管理观察》2016年第27期

  摘要: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目的是用理论提供理论保障和智力支撑,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达成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其中一条要实现的即是共同富裕。对于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理论里不乏理论支撑,从《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反杜林论》等经典著作中均有体现。本文梳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共同富裕的主要观点,希望对于共同富裕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A18文献标识码:A

  共同富裕是我们常常提及并努力实现的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研究共同富裕,毫无疑问要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来思考。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共同富裕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将其建立在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之上。希望通过本文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理论中提及共同富裕问题的几点梳理,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理论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生产力及其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及其发展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人们进行活动必须尊重现有生产力基础,不能超越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活动的产物。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得到前一代人已经取得的生产力并当作原料来为自己新的生产服务[1]”。

  因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同富裕的前提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这就将共同富裕理论奠定在唯物主义基石之上。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2]”。1878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再次明确论述了这一观点,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3]”。

  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始终注重生产力的发展,不能违背生产力发展规律而要求共同富裕的实现一蹴而就。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二、实现共同富裕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生产力的发展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马克思提出五个形态社会发展规律介绍我们所经历的社会发展经历五种社会形式,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五种社会状态,对于社会富裕的不同状态和性质的理解有着不同的含义。

  原始社会,在其共有的生产社会关系条件下,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不存在富裕的社会。之后进入漫长的阶级社会历史,私有阶级社会制分为奴隶、封建、资本主义三个阶段。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形态发展的角度,也曾经赞扬过奴隶制。作为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高度的不平等,人沦为会说话的工具,但是有了奴隶制才有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封建制又比奴隶制更先进,封建制度的条件下,农民有了一定程度的人身自由。虽然对于土地所有者有很强的依附,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资本主义阶段比封建社会更加进步。工人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好于封建社会的农民。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历史的进步性,可以发现,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向上的过程,在发展的过程中,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提高,人类的文明水平和物质水平也是不断提高的。

  在共产主义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予以客观的评价,“资产阶级在其统治的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间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强大[2]”。马克思客观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历史意义,它把人类的科技水平和物质生产力水平均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这正是人类获得解放的物质基础和前提,资本主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物质生产的发展正是人类共同富裕的基础。

  恩格斯揭示了阶级社会的本质,“在人类发展的一切阶段上,生产还很不发达,以至于历史的发展只能在这种对立形态中进行,历史的进步只属于极少数特权派的事,广大群众注定要终身从事劳动,为自己生产微薄的生活资料,同时还要为特权者生产日益丰富的生活资料[4]”。揭示阶级本质就是私有制,存在这样阶级社会的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劳动者的生产资料。

  《资本论》中,马克思全面分析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资本主义的矛盾必然导致两个结果,一是两极分化,伴随资本积累,财富必然积累向资本家一方,贫困积累在被剥削的一方。资本家不是为满足人们生活,目的是积累货币资本,导致两极分化;二是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资本主义必然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替代,从经济增长角度到时必然出现经济危机,由于资本主义中基本矛盾的存在,生产流通中规律的叠加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社会解决不了的问题,因为它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

  不同阶级社会之间的更替使得人类社会发展是不断向上发展的,只有在生产力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时候才可能形成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消灭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了私有制,才真正消灭了产生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社会结果,真正实现共同富裕。这对于中国共产党正在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事业也具有重要启示,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三、共同富裕具有相对性

  马克思曾比喻:“当一座房屋与周围的房屋都一样大小时候,不管房子如何小,它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一旦这座小房子附近耸立起一座宫殿形成对比,这座小房子就缩成茅舍般。此时居住者不能讲究,只能满足最低要求,不管小房子的规模随着社会的进步发生怎样的变化,只要宫殿同速度改善,那小房子的居住者越发的不适应,越发的不满意,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我们在衡量需要和享受时也是以社会为尺度,而不是以满足他们的物品为尺度的。因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所以他们是相对的。[5]”这里讲的就是共同富裕的相对性问题,差距总在不断产生,在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既要不断满足人们的需要,也要告诉民众,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应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四、共同富裕的发展具有渐进性

  马克思在《哥斯达纲领批判》中深刻地阐明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事实上说明了共同富裕有的两种定义,以英法两国为背景,把通过工人革命建立起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上的关系和分析收入分配的原则上。并非在建立共产主义制度就立刻实行按需分配。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按劳分配需要存在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

  马克思指出,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实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如迫使个人奴隶般的社会分工已经消失,劳动不再是谋生的手段,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不再是异化劳动)。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的内本质,在阶级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劳动成为异化劳动,劳动成为每一个人的谋生手段,但是在公有制的社会里,劳动是展示个人能力才华的必然方式,不再是异化劳动,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劳动会成为人的第一需要,这也是实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要求。

  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集体财富会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而存在,要达到的共同富裕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能得以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占有上的完全的平等,而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极大提高,使得物质财富个人占有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五、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把实现人类的共同富裕理解为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和趋势,而且也把争取工人阶级的物质利益和经济权利理解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和内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容。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为人民的利益而斗争,马克思让一切人团结起来,为了工人阶级的利益,为了解放全人类,共产党宣言中还明确指出了在革命之后一系列的经济措施,比如剥夺地产、征收高额累进税、废除继承权等物质利益方面问题[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是为了促使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劳动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全体人类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于共同富裕实现给予我们几点要求,明确生产力及其发展是使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始终注重生产力的发展,不能违背生产力发展规律而要求共同富裕的自我实现。而过分的追求资本主义社会形式是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实现共同富裕就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这对于中国共产党正在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事业也具有重要启示,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不容忽视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具有相对性和渐进性,所以不能一蹴而就,要求最终实现全体人类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致帕?瓦?安年柯夫[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6,2(04):532.

  [2]马克思.共产党宣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6,2(01):274-277.

  [3]恩格斯.反杜林论[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95,6,2(20):212.

  [4]赵海洋.马克思正义思想及其当代观照[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04)

  [5]马克思.资本论[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6,2(01):349-350.

  

  

篇十:共同富裕观点和看法

  我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我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我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共同富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主题,如何达到共同富裕更是大家奋斗的目的,因此如何更好的认识共同富裕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在邓小平的理论体系中,共同富裕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概念。对共同富裕内涵的全面准确理解,是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前提和基础。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并日益成熟起来的。共同富裕首先意味着要消灭贫穷,因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该是富而不是穷。其次,共同富裕是有差别的共富,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的“同步富”;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平均富”只能导致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最后,实行共同富裕不是要搞两极分化,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质生活意义上的共同富裕,也包括精神生活意义上的共同富裕,是以物质的共同富裕为基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那种片面强调发展生产力,以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是共同富裕的观点,是极端错误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不是共同富裕;物质生活充裕、精神生活匮乏、社会风气恶化,同样不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还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统一;才能真正地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共同富裕不是从来就有的,不是哪个社会制度想实现就能实现的。迄今,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社会制度能够过上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原始社会的人过着饥一餐饱一顿的生活,没有共同富裕可言;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落后也谈不上共同富裕;而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其剥削的本质决定了它也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只有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但共同富裕是一个从贫穷到温饱、小康再到富裕,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循序渐进的艰难过程,因而“分三步”走是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部分先富是加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各地经济基础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劳动者能力不同,生产发展水平不同,也由于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一定程度的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剥削现象在一定范围

  1

  我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内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但这不会促长剥削思想的产生,因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为了更好地实现“三步走”的战略,邓小平同志提出,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构想的先富、后富、共同富裕的非平衡发展和波浪式前进这个大政策,以承认差别为前提,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条件,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在整个经济改革和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对于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他认为,沿海先发展起来,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阶段,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在处理先富、后富和共富关系时,也要从大局看问题,以防止引起社会大动荡。重要的是,要鼓励大家动脑筋想办法发展我们的经济,要有开拓的精神,不要去损害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损害了对社会主义事业不利。实践已经证明,实行这样一个发展战略,是我们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总之,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富裕,又不同于一部分先富,而是大家富起来,与贫穷彻底告别。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往开来的不懈努力,加速前进。我们对走向共同富裕充满必胜的信心!

  2

  

  

篇十一:共同富裕观点和看法

 认识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一句久远的政治口号,当初提出是为了创造富裕,如今,它已经把共同二字加上了,并且已经开始影响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提醒大家,注意它的威力和对我们的影响力。相信这样的提醒,目前来看也是国内独一份。

  先来回顾一下共同富裕口号出来的历史。改开准备期间,国内依然是平均主义盛行,突然要搞活经济建设,局部搞试点开放,必然导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如何为改开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这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师出无名,政策站不住脚,老百姓想不通接受不了,改开就是空话。聪明的小平同志和他的战友们,从毛主席50年代的讲话里找到了灵感。土改后,毛提出了两句今天很多人不知道的口号: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当然,当年毛的意思是同步富裕,一个也不掉队。但人有聪明愚笨,勤劳懒惰,怎么可能同步富裕呢,那就只能造成平均主义,落后的扯下先进的。于是小平们转换了共同富裕的意思,注入了新的解释: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什么要把这段历史交代清楚呢?因为小平是改开的总设计师,他解释的共同富裕,有过程,过程就是对共同富裕的解释,

  也有目标,目标就是205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内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

  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什么是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呢?以今天为例,韩国台湾就是中

  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大概在2.5万到3万美元,而今天的中国人均GDP刚好过1万美元,这是刚进发达国家门槛。那么今上又在小平设计的目标上做了优化,希望2035年,中国就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就是提前15年实现目标。留给我们的还剩15年了。2035年全面实现共同富裕,时间紧,任务重。

  岔开一句说,为何对共同富裕这个目标念念不忘呢?因为它是一个执政党的承诺,必须兑现。也是国情决定必须达成的。

  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确实是一个好党派,是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好党派。换其他国家,执政党和政府对落后分子是无能为力的,最多确保你温饱。然而中国共产党的出发点是带领14亿人一起富裕,而且看起来还可能真能实现,因为至少全面小康快要实现了。

  社会问题很多,但我们不能否认共产党的初心和用心。好了,自从共同富裕成为共识,像我们这样年龄的,初中政治课都是要背要考共同富裕的意思,于是我们都接受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观点,佩服有钱人,不仇富。但是事情悄悄起了变化,先富们不是带后富,是要转移财富。而且也曾努力接触权力想要确保自己财富领先地位。这就导致共

  同富裕可能成为无法实现的任务。让有钱人心甘情愿拿钱出来是不可能的,外国有信仰的有钱

  人也不可能。不愿意,那就强行!然而,强行已经不可能像解放后那样公私合营再完全没收。

  毕竟中国已经不是封闭体系,是一个主动融入全球市场的大国,市场国家必须确保公民财产安全。

  岔开说一句,不要奢望统治精英们消解自身财富,他们保有一定社会比例的财富,是社会稳定的压仓石。不要埋怨,要埋怨就怪自己怎么混不到上层人群,没好爹,拼尽努力也可能有个好岳父啊。

  2018年的一些变化,最后老大出来说是误读误会,没那个意思,其实是有那个意思啦,就想试试能不能使用权力直接干预并且主导社会财富分配,因为这样效率最高。

  不能直接使用权力强推,那就使用政策巧取。以下说的三个路子,将是未来经济生活中的新常态,活生生的影响每个人。接下来逐个简单举例说明。很多人有这样的疑惑:国企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民企积极进取。如果整个社会财务主要被国企控制,怎么提高效率,怎么参与国际竞争?这样的疑惑是多余的,中国是国家资本主义,参与国际竞争是效率最高的路子。除了美帝实力太强,其他国家和企业,基本都能搞定。所以,以后的企业想要做大,一定要熟悉金融市场,多请做

  金融的朋友喝酒吃饭洗脚啊,小则债务融资,大则股权融资。第二个路子,通过税收进一步压缩普通富人的利润空间,也

  就是让他们预期收入收缩,等一等穷人们。因此,市面上任何减税的政策,都不要高兴,这里减了,那里

  悄悄收回来。所以请注意减税政策的正确提法是“结构性减税”。同时,通过大数据,金税三期,把以前的灰色收入全部提取

  出来,必要时,征税、补税、罚款。比如在我们公号上发广告,以前的广告主有微信支付的,有支付宝支付的,有银行卡支付的,还不开发票,2019年我们不敢了,因为广告主可能会被查,最后追到我们这里来。那就找人开票收钱,到手的广告费要去掉税点和服务费。

  中国人的灰色收入(不入税)的有多少?不可靠数据显示大概占GDP的19%!

  如果你的收入有19%要补交个人所得税,你说你是不是收入下降了?而且因为被追查,很有可能有些收入你连要都不要了。

  对法律、政策和市场手段的运用,政府越来越熟练,慢慢水至清则无鱼。马不食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以后横财可就少之又少,新富人群的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又再等一等穷亲戚穷朋友

  这就是税务调节的厉害。至于创业失败(炒房炒股也是创业),那是自己能力高低,不要怪政府。政府给的空间虽然越来越苛刻,但是公开的政策。

  第三个手段就是转移支付。这个转移支付的大趋势,是拉平城乡差和区域差。转移支付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政策,它源于成功的中央集权。过去改开的成功,是中央集权下的成功,强行推进工农剪刀差,用农村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支持了制造业和工业化。今天的转移支付,是通过国企和税收(扩大下也包括其他财政收入),政府聚拢了整个社会的财富,开始有意支持中西部和乡镇人口,第一个考验就是全面脱贫,目前做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全面小康,最后是共同富裕。还剩15年,全面脱贫比较容易实现,实现起来就是政府直接给农村(因为绝大多数穷人在农村)穷人钱,让你又房子住,有饭吃。前两年办贫困户很容易,去年下半年开始指标有限,不好办了,因为任务快完成了在迈向全面小康的阶段,未来五年吧,定居一线不是最好的去处,几大国家城市是最好的选择。而如果要发财,生意的机会在中部和西部也比一线多,一线更多成为金融、服务、技术、研发、权力等的中心,但其依托项目基本都在外面,也意味着大量一线人员要增加出差的时间。全面小康还有一个重要的新现象,请大家注意,那就是全民持股!三年前流行的无股权不富,主要是忽悠人参与一级市场股权投资(90%上当受骗),未来呢?主要是持股!所以,证监会必然要对上市公司扩容再扩容!扩容的主要对象还是国企和国企混

  改企业,一级部分国家战略产业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支撑最后十年从全面小康走向共同富裕的基础。

  全民持股的预判,建议各位不要空仓。留给最后一步也就是共同富裕的时间不多,也就10到12年。这个时间里,人均GDP能实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吗?想象一下,加入今天中国人均GDP不是一万美元,是2.5万美元,简单对比那就是各位现在的收入是2018年的2.5倍吧,你觉得是什么日子?中国将是什么实力的帝国?按现有的存量竞争的路子,国家金字塔绝对无法容纳一个14亿的富裕中国。那是不是无解了?关于这个解读,今天不展开,因为有一篇文章正要写这个内容。简单说说,从某种意义来说,流浪地球带着地球去流浪,有其深刻的未来预见性,它的主题切合了中国给出的世界答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由美国主导建立的世界贸易体系,是基于石油美元。石油美元的内核是资源稀缺性。资源稀缺性是因为替代技术始终无法出现。所以,今日世界的死结就是技术瓶颈,这个瓶颈主要是理论突破被锁死,应用层已经走到尽头。但有些技术,已经在悄悄铺垫,它将以旧世界科学理论的5G应用和生物基因研究为基础,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还远,但已经看到萌芽。只有技术创新彻底突破能源局限,人类社会的生产效率才能进入指数级递进,从而把金字塔模型拉平。这一天的到来,将无限接近共产主义社会,那就是按需供应,要啥给啥。

  而且,当这样的技术突破真的实现后,人类的寿命将变得可控,120岁不是梦!基于此,请尽量帮助我们的父母再活20年!再活20年,他们可能就能给自己的生命充值了。

  最近我们接触了一些新领域的科研人员,科技大爆发真的真的在积蓄力量。

  好了,今天的分享结束了。对共同富裕的源头做了追溯,对它的未来发出了期待,对眼下的走势做了研判,希望有丁点的共鸣能帮到你思考和决策。

  最后的描述,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来自四大少的朋友们微信分享会2019.3.18中午12.30

  

  

篇十二:共同富裕观点和看法

 我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共同富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主题,如何达到共同富裕更是大家奋斗的目的,因此如何更好的认识共同富裕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在邓小平的理论体系中,共同富裕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概念。对共同富裕内涵的全面准确理解,是理解和把握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前提和基础。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并日益成熟起来的。共同富裕首先意味着要消灭贫穷,因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应该是富而不是穷。其次,共同富裕是有差别的共富,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的“同步富”;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平均富”只能导致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最后,实行共同富裕不是要搞两极分化,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共同富裕既包括物质生活意义上的共同富裕,也包括精神生活意义上的共同富裕,是以物质的共同富裕为基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那种片面强调发展生产力,以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是共同富裕的观点,是极端错误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不是共同富裕;物质生活充裕、精神生活匮乏、社会风气恶化,同样不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还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统一;才能真正地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共同富裕不是从来就有的,不是哪个社会制度想实现就能实现的。迄今,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社会制度能够过上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原始社会的人过着饥一餐饱一顿的生活,没有共同富裕可言;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落后也谈不上共同富裕;而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其剥削的本质决定了它也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只有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的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但共同富裕是一个从贫穷到温饱、小康再到富裕,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循序渐进的艰难过程,因而“分三步”走是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部分先富是加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各地经济基础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劳动者能力不同,生产发展水平不同,也由于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一定程度的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剥削现象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但这不会促长剥削思想的产生,因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为了更好地实现“三步走”的战略,邓小平同志提出,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构想的先富、后富、共同富裕的非平衡发展和波浪式前进这个大政策,以承认差别为前提,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条件,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在整个经济改革和发展中起了重大作用。对于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他认为,沿海先发展起来,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阶段,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在处理先富、后富和共富关系时,也要从大局看问题,以防止引起社会大动荡。重要的是,要鼓励大家动脑筋想办法发展我们的经济,要有开拓的精神,不要去损害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损害了对社会主义事业不利。实践已经证明,实行这样一个发展战略,是我们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总之,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富裕,又不同于一部分先富,而是大家富起来,与贫穷彻底告别。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往开来的不懈努力,加速前进。我们对走向共同富裕充满必胜的信心!

  

  

篇十三:共同富裕观点和看法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科学社会主义经过理论和实践两次飞跃后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科学的剖析后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存在的不可调和矛盾的关系中真正找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途经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并进一步变成了现实和多国实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摘要:共同富裕理论如同一条红线,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贯穿起来,一脉相承,最终得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高度一致的结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经典论述;本质属性;完整内涵邓小平同志早在1992年的南方讲话中,就曾高度概括过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论”,将“实现共同富裕”明确界定为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经济目标。今天的中国,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变革,在给国家的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一些重大的、根本性的、群体性的矛盾日渐凸现,表明当代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矛盾多发的时期,普惠性的改革已经让位于利益分配的改革。其中,贫富差距问题和分配机制不合理的问题就显得尤其突出和尖锐。一、“共同富裕”是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创造和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自古以来就是一切善良的人们的美好愿望,更是一切有识之士和进步力量不懈追求的目标。人们憧憬在这种“共同富裕”的社会环境里,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到人类改造自然后创造出来的共有的充盈和富足;人人享有机会上的平等和经济地位上的尊严,个人的存在需要、关系需要和发展需要均得到充分的满足,人与人之间少一些由于私欲和个人占有带来的尔虞我诈,多一些彼此关爱和温馨;人们不再需要为衣食温饱等较为低级的存在需要而奔劳,可以在充裕的物质基础的支持下为人的全面发展多作考虑。

  然而,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多数人由于财富创造能力的不足而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只是遥不可及的美好梦想。

  当人类社会进入了生产力逐步发展提高的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制度主张的是私有制“至高无上”的天条和制约于社会体制的质的规定性,必然导致类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之类严重的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描述:“资本家一极是财富的积累,无产阶级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1]

  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的其他一切阶级社会形态的前提

  下,社会制度造就要么是“共同贫困”,要么是少数人占有社会绝大多数财富事实的社会的必然,因而“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是根本不可能在这些制度下实现的。这种“不可能性”首先缘于社会制度“质”的规定性;其次,是在此“质”的规定性指导下国家公共权力对收入分配干预意识和能力的制度的局限性。

  而源自英国人莫尔1516年构想的“经济空前繁荣、财产社会共享、人人参与劳动和按需分配”的乌托邦开创了人类社会追求共同富裕的“空想社会主义”时代。经过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不断补充和完善,空想社会主义使世界各国民众朦胧地看到了在一个美好的社会制度中实现世代所期望的“共同富裕”的希望曙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空想社会主义仅仅将这些美好的构想停留在寄希望于人们自觉地唤醒内心“理性”的基础上,凭空幻想建立一个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社会,因而,“共同富裕”的追求在空想社会主义这里必然只能成为永驻善良人们脑海中的一幅永远无法兑现的海市蜃楼。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科学社会主义经过理论和实践两次飞跃后,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科学的剖析后,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存在的不可调和矛盾的关系中真正找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途经,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并进一步变成了现实和多国实践。同时,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共同富

  裕”的最终实现终于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制度保障。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

  实践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之一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指导思想,使千百年来绝大多数民众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憧憬和不懈追求变得越来越明朗和清晰了。

  (一)社会主义革命导师的早期的理论研究和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对社会主义的公正问题的认真研究,其形成的基本共识是:未来的社会要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消灭一切不公正的社会现象,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类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公正。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与基本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民众基础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在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恩格斯预言未来社会“通过社会生产,不仅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2]这就是人们追求未来社会的根本目的和动力。列宁也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分配和生活问题作出以下论述:“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的劳动者过上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3]

  (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们的研究与认识毛泽东在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初的1955年,最早就使用了“共同富裕”的说法。他说:“我们还是一个农业国。在农业国的基础上,是谈不上什么强,也谈不上什么富的。但是,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也包括地主阶级。”他还强调指出:“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不是什么今天不晓得明天的事。”[4]毛泽东同志这里所说的“有把握”,是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共同富裕的必要前提,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必然结果来阐述的。邓小平在社会主义运动的特殊时期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坚持和继承马列主义革命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总结了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提炼,更加简洁明确地作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新概括,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和发展。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5]他还告诫人们:“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5]此外,邓小平还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层次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有关问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

  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5]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5]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创造的财富,第一归国家,第二归人民,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5]

  “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5]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号召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报告中指出了在分配制度改革问题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认识;在政府调节职能的问题上提出了“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认识。他还指出:“理顺分配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目前分配领域存在突出的问题,一是国民收入过分向个人倾斜,国家所得太少;二是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产生新的分配不公;三是分配秩序混乱,甚至有些单位失去控制。”“要把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要区分不同情况,采

  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6]“三个代表”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彻底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本质追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和任务:“我国现阶段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全面促进人的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用的理念”;胡锦涛总书记还提出了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问题上做到公平与效率兼顾,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同时还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使中等收入者占到多数,创造机会公平,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品,缩小生存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的差距,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三)新的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共同富裕目标的新诠释和新实践

  温家宝同志在2011年指出:促进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维持社会和谐的首要任务便是要解决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所出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围绕坚持开放、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思想,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合理有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

  共同富裕”。[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指出,在“十二五”规划期间要着力解决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并且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及经济发展的方向从过去的规划所追求“国强”向当前计划规划的“民富”转变。“十二五”规划中“民富”的目标和任务,是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科学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区域差距的具体体现。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包容性增长”最早是亚行在2007年8月的一次研讨会上首次提出的概念。按照亚行的解释,“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等。

  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理念的认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应该从“国富”转向“民富”的新执政理念,我们将着力促进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这样更加有利于推动中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与中国共产党近年来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是将这两个理念和目标更加具体化的表述。

  在“包容性增长”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有理由期待公正的收入分

  配制度能尽快构建并化为现实。真正解决干多挣少、利益不均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近几年来,这样的议题不仅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共识,且已成为公共政策改革的重点。

  结合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包容性增长”是要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就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社会各面缩小贫富差距带来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贯彻“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具体目标在于,各级政府要履行好责任,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提高劳动者的能力水平,让更多的群众收入提高。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包容性增长”同时也是提高人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办法。“包容性增长”理念具有显著的民本主义发展旨向,体现出更加关注民权民生的新型发展理念,更能满足民众权利发展的制度公平诉求。创构社会的经济共荣、和谐共生和成果共享。

  三、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共同富裕”内涵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既然科学社会主义立说之基和所有的马列主义导师和革命领袖们都将“共同富裕”认同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追求目标,并且为今天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者——中国

  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在为此努力奋斗,那么,我们就非常有必要科学而准确地界定“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本文认为,这个内涵和特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富裕”是首要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一个“量”的标准社会主义之所以最终要代替资本主义,其主要理由是社会主义能够解脱资本主义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最终让新型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全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地充盈,人民生活无论是在“质”或是在“量”上都能比过去任何时代有极大的提高。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性、优越性及与其他任何形态社会制度的区别性之所在。“富裕”是指人民已摆脱了温饱需求的初级状态,进入到更高层次的需求,人民生活水平无论是横向纵向比较均更为优越,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社会总财富十分充裕,国家综合实力空前强盛的状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的那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真正做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扩张社会财富的总量,这样,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才会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二)“共同”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对富裕的“质”的规定性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关系较封建社会的进步性而能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内快速发展,也会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而实现富裕。然而,这种富裕是少数人剥削大多数人的劳动成果,聚敛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富裕”。因其将市场机制作为绝对的主导机制而必然

  导致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现象不可避免,且还会不断延伸,其结果必然导致绝大多数人相比较而言的相对贫困和极大的社会不满情绪。当两极分化和社会不满由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社会承受”临界点”时,必然会引发质变,人民会以“革命性”的手段终结这种由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带来的收入分配的不合理的状态,以寻求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方式最终促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三)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过程是一个“自觉”的过程

  列宁说过:“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的劳动者过上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5]

  毛泽东同志也讲过:“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4]这种“有把握”的承担主体及我们前面谈到的“兼顾公平”的调控主体必然地和唯一地须由社会主义的国家政府来担当。当社会财富的拥有差距和收入差距加大到危及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甚至危及到社会的稳定之时,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就理所应当地站出来运用一切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来加以协调和控制。

  事实上,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应该是一个“强政府”,社会主义的一切国家机器都应在促成“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作用上发挥各

  自的机能,一切调控都是应有前瞻性、方向性、计划性和目的性的事前调控。否则,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在政治制度上的质的差异及优越性的所在,更无法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首先要明确的是,共同富裕并不等于社会财富绝对的平均,而且它也有其阶段的、地区的、行为主体的发展的局部不平衡性。现代经济理论和社会理论的研究表明,“公平与效率”永远是处在一种相悖的自然状态。一个社会寄希望于财富占有均等、收入水平相当,那么这个社会就将失去创造财富、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动力源泉。“对个人财富的不懈追求是商品社会得以繁荣发展永恒的动力”这一社会经济规律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市场机制自身无法克服的这一局限将永无止境地拉大利益主体之间收入及财富的差距,阻碍社会公平的实现。财富积累的自然化差距将可能从量变引发质变,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来寻求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方式。因此,“效率和公平”这两个目标就必须由两个以上的操控主体和方法来进行分别的操控,以实现其相对稳定的均衡态势,促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今天我们倡导用“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来左右微观效率,并将其置于优先地位;用“看得见的手”——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兼顾社会公平。而社会生产力不均衡性,区域资源分布、社会文化的

  发育程度等等各方面客观存在历史、自然、人文的差异性,因此,各经济利益主体的财富拥有和收入水平必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或不同类型行业之间是存在量上的差异的。也就是说,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由此可见,邓小平关于“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五)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是一个由执政党主导的缩小贫富差距的过程

  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已经指出:尤其对于我国而言,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是要达到共同富裕。然而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不会自动实现。世界历史证明了实现国家在经济上的共同富裕,必须首先达到社会进步,社会和谐。因此,通过市场经济之路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任务和目标。而社会主义制度则不同,其在立说之初和实践之时,始终将社会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富裕置于全体社会成员均能享有的“共同”的平台之上,即追求一种“大同”目标,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富裕在短时期内,局部区域内出现的暂时不平衡性的矛盾也是“良性”的和在制度范围内可以自觉调控、最终解决的,这一特点是由社会制度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富裕,首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四、结语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实质,是社会经济利益的各个主体以及他们所归属的国家如何分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的问题。它既体现了人们对新增财富的贡献情况和获取权力,也充分体现了主权国家和执政党在分享新增社会财富问题上的态度和追求。作为以“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先进文化的代表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的中国共产党及其以追求“和谐社会”与“包容性增长”的国家政府而言,在这一重大问题上应该、必须、也能够有所作为,最终带领全中国人民奔向马列主义导师和革命领袖们都孜孜以求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参考文献][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江泽民.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专题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十一届四次会议全国两会工作报告[r].2011-3-4.

  

  

推荐访问:共同富裕观点和看法 共同富裕 看法 观点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