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源文库网

帆源文库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 正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策略(5篇)

2023-07-22 16:44:02

篇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策略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任永清,女、新疆库尔勒市巴州第二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中教高级、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长期从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并担任初中政治备课组组长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与法律素养的重要课程,随着新课标的出台,着重培养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五大方面的核心素养,真正实现思政学科铸魂育人,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的。作为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要满足当下的学生的道德发展需求,应当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等相符合连接,教师要确定教育方向,应当始终坚持思政课“八个相统一”相统一的原则,从而最大限度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新课标的新变化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走向培育“核心素养”的新时代。

  (一)坚持课程一体化设计。2011年版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三个课程标准,内容难易的梯度设计不够,协同育人功能不全,针对性不强。而新课标站在“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对2011年版三个课程标准进行整合、提升。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内容设置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小学低中高和初中四个不同学段学生年龄与认知发展特点,对课程内容与要求进行了九年一体化的设计,明确了四个学段要培养的“具体、适切和可操作”的核心素养,研制了四个学段学业质量标准,把体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课程核心素养充分细致落实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建议、学业评价的方方面面,贯穿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二)课程内容结构进一步优化。本次课标修订是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方式(如主题、项目、任务等)的整合和呈现,意在改变知识、技能的简单线性排列方式,强化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凸显思政学科的本质、方法以及内在逻辑。通过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新课标不分专题呈现课程内容,而以螺旋上升的方式按学段组织和呈现。新课标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与交往范围作为课程构建的基础,依据我与自身,我与自然、家庭、他人、社会,我与国家、人类文明的逻辑关系,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突出三大教育(传统美德、革命传统、法治教育),融合六大主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这就强化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主干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学科本质与内在逻辑,显得层次清楚、结构紧实,便于操作,易于落实。

  (三)以学定考、教考一体,体现教学评一致性。新课标在课程评价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最大亮点在于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建议,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教学、评价案例,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科学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学会自我管理。此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将书本中的知识内容融入学生的思想与生活中,正确指导学生的人生方向,让学生真正成长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使之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核心素养下培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一)提高政治站位,做到心中有人。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责任重大。因此,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提高自己立德树人的理论水平与专业素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必须做到心中有人。我们强调“八个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以

  学生成长为本,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与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政治认同,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健全学生的人格,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担负起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神圣使命。因此老师自身应当充分深入理解课程的目的特征,应当在原有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上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坚持实践育人。

  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将核心素养的培育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以前“知识本位”教学转变为现在“素养本位”教学。要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考中规范政治方向、引导价值导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设置议题,创设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与理解,在合作讨论中生成,在探究与反思中提升,不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在感悟生活的同时,认识社会,学会做人、做事。因此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开创新的教学思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借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小案例教学,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的进行教学。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设计教学计划,仔细研究教材,将教材的教学与当下正在发展的国情相联系,从生活中找教学素材,让更多的学生去关注国家的大事。首先,将时事政治与教材教学紧密相连,在无形当中学到更多关于道德或法律的相关知识,学生就会在生活中能够自觉思考,主动发现,合理应用。其次,道德学科的学习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为基础的教学,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离不开在生活中认识、体验、实践。再次,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具有人文气息,要将核心素养真正的落实到教育当中,要让学生多进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才会养成核心素养,最后,综合性也是学生学习法治课程的一个重要表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才能够实现教育目标的追求,才能让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进行发展,最大的发挥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意义。

  (四)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新渠道

  “深刻的教育来自于深刻的体验”没有亲身参加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就难以切实有效提升。培养时代新人还需要我们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引导学生走出教室与校园、走向社会,从线下现实社会向线上虚拟社会延伸,通过调研、参观、体验等多种实践活动深入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以课内真理指引课外实践,以课外实践印证课内真理,把道德与法治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相结合,不断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学以致用,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五)提高自身素质,注重情感教育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研究者与落实者。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与道德修养,以身作则,身正为范。教师要不断学习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的发展脉络、学习相关学科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老师之间也要经常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学习和分享最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还要充分利用交流学习机会,聆听专家的指导,或定期进行集体学习,共同评课、改课,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也可借助网络平台深化知识学习。此外,教师还要强化其道德修养,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素养教学不是一夕之功,需要久久为功。只要我们心向往之,在教学中不断变革,主动担当作为,师生素养就会越来越高!

篇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和培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教育内容。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亦是教师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视角,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道德素养是指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和行为等方面所具有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能力,主要包括道德情感、道德思维和道德行为一三个层面。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即对美善、正义和真理的感知和热爱;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即对善恶、对错、对美好世界的思考和判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即遵守道德规范、尊重他人、具有公民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等。

  法治素养是指学生在法律意识、法律思维和法律行为方面所具备的素养。在初中教育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即遵守法律、认识法律、维护法律权威和尊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即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处理矛盾和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学生的法律行为,即自觉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利、了解维权途径和途径等。

  1.德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形成系统的道德法治教育体系

  德育和法治教育相结合,形成系统的道德法治教育体系是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需要完成的一项任务。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蕴含的道德信息和法律法规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不仅认识到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而且能够理解和接受道德和法律的价值和意义,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和法律意识。

  2.突出实践教学和情景教学

  实践教学和情景教学是道德法治教育中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道德法治素养的关键之一。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实践,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定义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模拟、角色扮演等情景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道德和法律的不同场景,从而加强对道德法规的理解和尊重。

  3.基于情境的教学

  基于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学习道德和法治部分知识并进行练习和体验,有利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情景,通过布置任务、情境游戏、问题研究,用道德和法律的知识去填补学生的认知空白,让学生深入体验道德与法律规范的影响力,更深刻地理解道德和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以案说德,以案指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育中,教师可以适当掌握一些法律案例,把道德和法律规则与实际案例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会道德和法律的权威和意向。教师可以在案例中进行回顾,提示学生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和意义,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思维。

  5.引导思考,促进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进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情境句式和时态,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了解得分点和评分级别,并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指导。教师通过引导思考和评价,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形成更好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三、结语

篇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摘要:核心素养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教师立足核心素养背景,重新规划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和实施方案,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吸纳,也能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驱动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有效树立。为此,教师应该明晰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加强分析教材、衔接丰富的课外资源,策划实施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破除教学弊病,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发展成效。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单一,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不浓

  核心素养背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趣味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就当前的教学现状来讲,部分教师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采用的教学手段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比如教师口头向学生讲授教材中的道德与法治概念,鲜少创设生动具象的多媒体情境,或是关联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生活话题等,学生理解教材知识的难度大,同时也会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枯燥、沉闷的不良印象,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制约了学生文化基础的夯实和自主发展。

  (二)教学资源有待拓展,降低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形成效率

  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的五个维度,需要在丰富教学资源的支持下才能有效培养。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有待拓展,给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带来不同程度的阻碍。如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时,教师对社会舆情、时事新闻的涉及和应用较少,学生很难对社会责任意识产生切身的感知,也无法将教材理论知识和

  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思考,限制学生开阔眼界,不符合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性和时代性,从而影响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效率。

  (三)合作学习活动开展得较少,拖慢了学生核心素养成长步伐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追求营建开放、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但是当前大部分教师都难以理顺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担心学生知识吸收得不彻底,所以完全把控课堂教学节奏,合作学习活动开展得较少。学生缺少自主探究的机会。比如在探讨道德与法治案例时,教师出示案例后直接讲授案例中包含的知识点和思想价值观点,省去了学生深入思考、互动研习的过程,生生之间交流沟通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对课程案例内容的认识不深刻,从而拖慢了学生核心素养成长的步伐,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新时期教学中全力解决和改进。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创设多样化情境,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1.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情境。

  在这一步,教师必须全面剖析教材,明确课程要点后再搜集整理教学资料,创设相应的导学情境。如在有关于国家利益的课程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树立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的价值观。教师在导学时可以先展示几张其他国家民众饱受战乱之苦的图片,同时出示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国主义蹂躏,革命先辈为救民族危亡献身的事迹资料,再呈现国家领袖、文学家、科学家表达爱国情感的名言。学生观看过情境资料后,教师可先让学生自由交流几分钟,初步活化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爱国情感,为后续的深度讨论做好预热。

  2.发展课堂讨论,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学生通过自主交流,熟悉情境素材中的基本内容后,教师可提出讨论话题:同学们,观看这些资料后,大家有怎样的感受,明白了哪些道理?请大家结合具体资料详细阐述。学生展开热烈的课堂讨论,有的学生结合其他国家的战乱图片发言:和这些国家的人民相比,我们享受着和平、幸福的生活;有的学生回顾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后表示:山河如果沦陷,个人命运无疑是悲惨的,覆巢

  之下无完卵;还有的学生结合国家领袖、文学家和科学家的爱国名言说:每个中国人都怀有深厚的爱国情感,祖国有广袤的土地和灿烂的思想文化,如果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幸福生活就不会存在。教师最后小结:同学们的观点十分正确,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密不可分,作为有信仰、有担当的中国公民,必须坚定立场、秉持价值、赓续血脉,积极践行并维护国家的利益。这样一来,既攻克了课程教学目标,也令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政治认同感[1]。

  (二)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立德树人是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把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摆在首位。学生道德修养的形成与生活中的言行密不可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摒弃单一的理论说教,将课程知识和生活日常联系起来。可以借助生活事例讲解教材中的道德思想,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和自述生活,让学生从中提炼做人做事的标准和原则,切实增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内在品质。

  (三)引入法治案例,树立学生的法治观念

  法治观念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中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必须重点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信仰。法治案例是培植学生法治意识的绝佳材料,教师应该引入契合课程主题的法治案例,带领学生思考和辨析案例中潜藏的法治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法律运用能力,使学生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入法治案例时,应该坚持教材优先原则,即重点分析教材中提供的法治案例材料,然后再根据教学难点甄选1-2则课外法治案例供学生拓展研究,才能确保学生积累充足的法律常识,突破学习难点。如在学习法律的作用和法律与其他规范的区别时,教师可以将教材法治案例展示在白板屏幕上,同时出示几组违法、违反道德准则的漫画案例,引出案例分析任务:同学们,在这些案例中,你能判断哪些行为属于违法,哪些行为属于违背一般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学生辨析案例期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每则案例规则的产生方式、实施手段、调整对象和范围等方面展开辨别,学生准确判断后,教师追问:那么法律和其他一般的规范之间存在哪些区别?请同学们结合案例和教材理论进行分析。学生通过探讨和交流概括:法律和一般规范规则的主要区别,是由国家

  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发挥普遍的约束力。随后,教师再让学生自主列举几个法律和普通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的比较案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校规校纪,交通法和文明过马路的宣传牌等,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法律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是更大的自由还是限制自由?学生根据自己列举的案例探讨后得出结论: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的存在使社会环境更加安全、健康、有序,带给我们的是更大的自由。这样学生就能认清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形成坚实的法治观念,并敢于同一切违反法律的行为作斗争。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资源匮乏,以及合作学习活动开展较少,限制了学生学习兴趣与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在应对过程中,应该立足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创设多样化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法治案例、深化合作探究以及加强借助社会热点新闻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公共参与和责任意识,巩固学生文化基础与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核心素养视角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高效改革。

  参考文献

  [1]金成福.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情境创设策略[J].家长,2022(17):31.

  [2]陈影.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情感渗透研究[J].亚太教育,2022(11):61.

  [3]刘昌玉.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路径[J].名师在线,2022(15):25.

  [4]王新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2(19):48.

  [5]杨海金.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10):166.

篇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策略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摘要: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会对学生的道德观以及法治观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是一门对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进行培养的重要学科,可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当前我国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会有一定问题存在,如何才能够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是需要教师思考的关键问题。本文将简单的探索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可以采取的有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法治;教学策略

  在当前因为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学生和家长都更多的关注考试科目的成绩,但是对于道德发展这一种没有列入到中考科目里面的课程却没有更多的关注,家长主要关心学生的成绩,忽略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课标里面明确要求教育者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努力的培养学生的法律安全观念,这对于教师的教学策略也提出来了更多新的要求,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作为重要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这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因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行提高,加强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1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重要性

  现阶段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教学中,每当学生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包括价值观念都会随之而出现一定的变化,教师在这个环节当中对于学生的有效指导也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其出现一定的转变,但是在整个环节当中,学生自身的学习目的却并没有进步到思想领域的层面上,实际上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具有较强目的性的考试也

  使得家长等社会群体不断的刷新对于教育的认知,针对这样的教育局面教育专家还有有关研究人员提出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一定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这要求在教育当中关注学生法治思维的有效发展和建设,因此需要让学生的思维意识在这个环节当中得到科学的锻炼,使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发展自身的能力,而不再局限于考试的成绩当中,并且希望能够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人们可以转变对于学习的理解,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可以充分的应用课本当中的知识,在实践当中有所尝试,进而可以科学的整理相关知识点,不断的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教师在这个环节也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发展学生的能力,因此在初中阶段提高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视,可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和进步。

  2道德与法治教学改进途径

  2.1把握教学目标

  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想要使得教学的质量水平最大幅度的提高,那么就需要不断的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保障学习内容的有效性,同时还应该明确在每节课上的教学目标,要始终把握住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以及核心素养这一最初的方向。

  比如在《合理利用网络》这节课的学习中,按照核心素养的理论要求可以认识本节课要注重对于学生法治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有效培养,因此在对教学目标进行确定的时候,就需要着重的关注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进而使得学生可以合理的利用网络,另外教师还可以主动的在课堂上引进一些热点事件让学生讨论,比如很多学生都遇见过的网络诈骗等等,还需要引导学生理性的分析这种事情,进而使得学生的防范能力以及辨别意识得到加强,在对学生的教育观进行的有效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诈骗案件,让学生可以了解网络的具体规则,进而使得学生可以正确的对待网络,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有效的实现对学生价值观进行培养的目标。

  2.2更新教学观念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主动地研究新课标,准确的把握教学的大纲,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对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进行强化,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换句话来说,教师要主动的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原则,改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方式,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时间以及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

  以预防犯罪为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的这一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在探索当中了解犯罪与犯法的区别,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原因,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防范意识,增强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之后还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引导学生合理的应用法律,全面的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具体危害,感知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仅可以在其中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发展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2.3深挖教学资源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通过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学生可以对学习到的知识有深入的理解。深入的对教学资源进行挖掘,可以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进行强化推动学生高效的学习这些知识,以坚持国家利益为上为案例,教师可以从教材本身的内容出发,联系疫情防控的热点,对教学资源进行挖掘,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更多的抗疫英雄,在观看当中感受到抗疫英雄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所作出的贡献,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可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加深入的感受到国家利益至上的这一概念,对其有充分的理解,培养学生政治上的认同感。

  3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发展的这一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主动的结合实际的情况对教学理念进行更新,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深入的对教学资源进行挖掘,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调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实现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程诗懿.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读与写,2021(11):11.

  [2]鲁晓锋.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J].甘肃教育,2021(16):41-42.

篇五: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作为一个连续发展的教学过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未来的学校教育中,核心素养教育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并构成学生人格发展的核心。因此,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视角,来设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做到有重点、有重点、有针对性,从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是教师被赋予的重要职责。

  首先,教师需要建立教学体系,以核心素养为依据,加强对学生心灵和精神层面的深层次教育。核心素养教学包括道德素养、社会素养、文化素养、健康素养等,能够帮助学生成长为社会有责任的公民,且能够掌握手段去实践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道德准则。

  另外,教师应将知识融入到教学之中,实施主题教学法。利用一定故事、话题或文章,激发学生的讨论与反思,进而达到更心理、思维层面的教学目的。故事性的表达有助于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使其在实践一定情境下做出恰当的品行选择,最终得到“有道德、有文凭”的美好结果。

  此外,教师应将个性习惯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进行个性化教育,以促进学生形成负责任的自我意识和有效健全的生活养成。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性格测评,以期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随后采取个性化教学,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运用主观、心理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实业能力、智力能力和道德素质能力三个维度,夯实认知结构、融汇贯通,真正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去实践社会公平、爱国爱民的共同理想,掌握教育中的始终如一的核心任务及原则。

推荐访问: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策略 素养 教学设计 法治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