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源文库网

帆源文库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 正文

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5篇

2022-09-24 09:00:04

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5篇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 @gmltg2011.05辫躐黪黪戮㈣象劣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创建“书香校园”之我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5篇,供大家参考。

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5篇

篇一: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

g m ltg20 11. 0 5辫躐黪黪戮㈣象劣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创建“书香校园” 之我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第六中学刘美丽【内容提要】

 :

 本文结合我校创建“书香校园” 做法及我自己的思考写成的。

 阐述如何摒弃外界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如何创建“书香校园” 来丰富学生知识、 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陶冶学生的情操。【关键词】

 :

 书香校园览室校园文化节读书征文活动现在, 书越来越多, 但是我们对书的兴趣却在日渐减退。

 纷扰的世界、 诱人的网络、 嘈杂的电视、 没完没了的吃喝玩图书室阅乐, 消耗了我们太多的精力和时间, 真正捧着书认真读的人越来越少了。

 初中生身处这样的大环境中, 难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熏染。

 如何摒弃外界环境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如何创建“书香校园” 来丰富学生知识、 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陶冶学生的情操, 成为放在我们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

 现结合我校创建“书香校园” 做法及我自己的思考, 谈谈我的看法。一、 成立“书香校园” 领导小组,为“书香校园” 创建的全面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校长任组长, 主要负责决策的形成, 资金的运筹, 活动的监督; 教研主任政教主任任执行副组长, 主要负责“书香校园” 活动计划的制定, 并分工到各个部门去执行; 总务主任任副组长主要提供后勤的保障; 团委、 图书室紧密配合; 班主任、 语文老师是成员, 以班级为单位, 负责具体执行, 层层落实。二、 优化硬件, 为“书香校园” 创建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1、 重视图书室建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一所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 但只要有图书馆, 就可以称之为学校。

 可见图书室建设有多么重要。针对经常有学生说在图书馆里找不到自己想要看的书这个问题, 我们学校不管经费多么紧张, 每年都要购买大量书籍进一步补充图书室, 不断增加新书目。

 图书采购人员在采购之前也会主动与老师、 学生进行如所需图书类型等的信息沟通, 除购买符合本学校建设的重点图书以外, 尽量多种类地购买一些适合学生“口味” 的图书, 丰富图书的种类和数量, 使我校的图书室成为师生成长的沃土和发展的基石。2、 创设温馨阅览室阅览室是师生丰富知识、 开拓视野、 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

 我校为了让学生先喜欢上阅览室的氛围、 吸引他们走进阅览室, 悬挂图文结合的板画、 激励性的名言警句, 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 放置一些小玩意, 努力让学生放松心情, 进入较佳的阅读氛围, 使阅读效果大大提高。3、 营造书香的大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激发并保持学生的阅读动机, 能够帮助学生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

 踏进校园, 满眼望去:

 教学楼上, 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 学生自己的书画作品悬挂在楼道间。

 学校这样做力求让环绕校园的每一面墙壁, 悬挂的每一幅作品、 图画, 站立的每一个宣传版面, 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

 让学生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阅读经典, 阅读思想, 阅读精神; 让学生真正与文化结缘, 时时刻刻呼吸着文化的空气, 得到审美的启迪。4 、 建设班级书香小环境图书室是阅读的一个窗口, 各班配备的图书角也是图书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一定数量的书籍储备基础上, 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到书店购买课外读物, 存放于班级图书角, 可以相互借阅、 相互传看, 一学期一轮换。

 通过图书角的建设,弥补了校图书室元法随时开放、 书籍不够全面的缺陷, 拓宽了图书室的功能。三、 提升软件, 为“书香校园” 搭建一个动态生成平台。1、 推荐新书、 好书图书室书籍数量很大, 学生对于自己如何选择阅读并不具有很强思考能力。图书室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空间, 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选择书籍进行阅读。坚持不懈的一项工作。

 图书室开辟了l周1期的新书、 好书推荐介绍专栏等, 并组织学生阅读交流会, 让学生参与其中, 相互交流介绍书的内容和读后感。

 我们层层推好书推荐是我校在阅读引领中始终荐、 相互推荐, 让优秀书目大家共享。2、 养成读书好习惯。结合我校的常规管理, 提出了“让阅读成为习惯, 让书香飘逸校园” 的发展目标。

 各班建立“读书好习惯评比专栏…, 学校设立“好习惯评比展示板” , 促进日常活动开展。

 学校还设立各种“读书好习惯” 奖项, “日记小能手” 、 “漂亮字” 、“读书之星” 、“十佳朗诵” 等荣誉的获得,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促进了好习惯的养成。

 有了常规管理, 又能形成长效评价机制, 就会促进学生的读书好习惯逐步形成。3、 开设阅读课。古人云: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

 我校每周开设l课时的阅读指导课, 由语文老师有目的、 有计划、 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阅读,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同时, 每周每班开设一节阅读课, 由图书管理员组织学生在阅览室进行自主阅读、 做好读书笔记, 并展览学生的优秀读书笔记。4 、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节活动。读书如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每年春暖花开的季节, 我们学校都会以读书节为契机, 强化读书气氛, 促进书香校园文化的形成。

 在读书节中, 我们举办了知识竞赛、 诗歌朗诵、 诗歌创作、 书法等活动, 并推荐了一批优质书籍。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他们主动多读书、 读好书, 乐读书, 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一股读书潮, 增强了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四、 设立各种奖励激励机制, 为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 巩“书香校园”固成果。为有效激活“书香种子” , 使书香文化得以持续不断的延续和传播开来, 我校建立起各种奖励激励机制。1、 建立学校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将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阅读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科研专著、 完成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等, 作为期末教师绩效考核的内容, 并将其作为教师评优选先、 晋级晋职的依据之一。

 建立健全了“书香教师” 、 “书香班级” 等的评选制度和评选标准。2、 建立“读书之星” 升级评价机制。学校将课外阅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 及时总结, 推出“读书之星” , 促进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机制, 让他们共同去散播读书的种子, 共同领略读书带来的乐趣。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学校因有书香而生机勃勃, 学生因有书香而充实快乐。

 当师生都和书交上了朋友时, 校园读书的气氛就会日益浓厚, 形成“书香校园” 、 “书香班级” “读书之星” 。

 这时, 我们就会真正感受到打造“书香校园” 的无穷魅力, 才会感受到学生在书香的熏陶下正在健康成长。参考书目:1、 苏霍姆林斯基:

 《构筑起学生精神生活的大厦一一论课外阅读及指导》2、 马群仁:

 《对创建书香校园的五大追问》 《中国教育报》3、 颜运梅:

 《农村图书室建设刍议》素蓐教蹲鼯黪鬻豢鬻》黧◇黪一鬻黪荔一》震≮w》黎辫荔m万方数据

篇二: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

文化建设之我见

  摘 要:

 用科学的设计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改善校园物质环境条件。

 关键词:

 校园文化 师生 政府支持

 中 图 分 类 号 :G4 文 献 标 识 码 :A DOI :10. 3969/j. issn. 1672-0407. 2013. 01-02. 064

 我从一九八六年任学校校长以来, 一直致力于学校的各项工作。

 本人所处学校以前是一所乡 村比较偏僻, 校舍最破烂的学校, 可以说是师生当时几乎无法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作为当时上任的校长我来说似乎无从着手。

 但是, 面对这种现状, 更重要的是面对一双双炯炯有神的、 渴望知识的大眼睛, 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开始多方奔走, 积极主动地先与村委会、 当地政府取得联系, 还与兰铁二小、 三小开展了“手拉手” 活动等,多方争取了资金, 兴建了学校, 不断改善了办学条件。

 近几年学校焕然一新, 拥有图书上万余册, 有了 美观大方的多媒体教室等。

 现在的清水学校已经是本乡 条件最好的一所学校, 这里一到春天绿树成荫, 环境幽雅。

 同志们团结一致, 积极进取,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近几年来多次名列全区前茅。

 清水学校 1998 年、 2000 年, 分别获得中共定西县委、 县人民政府授予的“教育系统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称号。

 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赞赏, 特别是近年来自己又在校园的美化、 绿化等方面做了 大量的工作, 学校面貌更是锦上添花,

 招来别人青睐的目光。

 在学区的号召倡导下, 周边兄弟学校也多次前来观摩学习。

 此时, 我更加认为校园文化建设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建设工作。自己在创新发展的同时, 力争走出去, 观摩学习交流取经, 办有特色的学校。

 2012 年教师节, 我被评为安定区“先进教育工作者”。

 同年九月份由于工作的需要, 被调到安定区八一中学任党支部书记, 兼管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随着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完善, 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与提高, 作为党支部书记怎样配合校长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创设和谐气氛, 在我们当今的校园就显得尤为重要。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也是一门艺术工作。

 如何博采众长, 如何进行精心设计布局, 都要因校情制宜。

 现将自己仅有的点滴见解斗胆浅谈如下:

  一、 创建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

 人文环境内涵独具, 有着很强的润泽魅力, 是一种隐性教育。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智慧的启迪至关重要。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应主要抓环境、 行为、 制度三个方面的建设。环境要在校容校貌的改变上下功夫。

 在绿化上要从校园实际出发, 从整体绿化到品味绿化都要关注对人的熏陶, 让每处景点都会给学生带来启迪,让每面墙壁都会说话。

 名言警句、 校牌、 校训都是一种谆谆教诲, 它每时每刻都会映入学生的眼帘, 都会唤醒学生如何处世做人, 提醒学生严于律己, 奋发向上。

 名言警句的书写位置要突出主体性和主体性位置, 要有一种面对面的感觉, 便于唤醒学生。

 文化长廊、 板报专栏无疑会使学生获取新的力量, 获取求知信息。

 学生置身于这么一个环境中, 有利于学生才华

 展示、 张扬个性,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行为和制度互为一体, 对强化校园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要加强制度建设。

 从育人的方方面面入手,都要有相关的制度保证育人措施的实施, 这样方能使学生的行为得到约束, 朝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发展; 二要在制度约束的同时, 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要经常进行监督检查, 严格按照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衡量每个学生, 对随时随地发生的不良行为要严加制止, 提出批评。

 每周对各班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进行总结。

 这样良好的风气就可以形成, 好的习惯就可以培养。

  二、 转变教师观念, 着眼学生未来

 21 世纪需要新型的创新人才。

 教育就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才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那么作为培养者的教师就要具有现代化的教育观念, 在校园里就要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形成一种掌握最新教育理论、创新研究的学习探讨风气。

 抓“三风” 就是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现在所讲的校风和学风不再是简单的教和学, 而是研究性的教和探讨性的学。

 在全面培养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化的学。

 教师要转变观念, 有现代人才观, 明确认识自己教学的对象, 是一个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在教学方法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内容上既要注重知识又要注重智力开发, 重思想教育。

 将课堂变为师生和谐交流的阵地, 积极主动地打造自己的文化教育名片, 倾心铸造人文精神, 用理性化方式规范学生行为, 做进取型教师。

  三、 扼制校园“唯分是从” 的观念

 现在校园里听得最多的就是谁得了多少分, 评价学生的优劣是分数,

 分数决定着老师对学生的看法, 家长也是靠分数的多少来衡量孩子的一切。

 在现代教育体制下, 分数固然重要, 而关键的问题不在分数本身, 而是人们对分数的认识和观点。

 我们要让学生考出好的成绩, 但要依靠科学的教学手段,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面向全体,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但这些需要一定的周期。

 所以要改变管理体制, 形成教育自主管理, 教育部门督导的教育管理体制, 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 这样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有利于社会各方面对人才的需求。

  总之, 作为校长的助手, 也要用科学的设计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改善校园物质环境条件。

  优美的校园环境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师生员工无不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

 即所谓“润物细无声”。

 它给师生创造了一个庄重的“磁场”, 其教育魅力于无形中统慑着师生的灵魂, 从而内化为多种层次、 多种形式的创造力量。

 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要让学校的每一块墙都会说话。

  学校环境在整体上应该把握好三点:

 (1)

 校园建筑和景观优美和谐;(2)

 布局合理、 井然有序, 学习、 工作和生活方便舒适; (3)

 生态健全,融自然和人文为一体。

 在内容上, 学校环境的美包括:

 学校环境的自然美、学校环境的人文美和学校环境的建筑美。

 在形式上, 学校环境的美应当讲究整体的美和特色的美。

 从学校审美文化建构的意义上看, 具有丰富审美因素的校园环境就是一门蕴涵着无言之美与智慧创造的潜在课程, 它也是一堂永远都听不到下课铃声的课堂教学。

篇三: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

文化建设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渗透作用之我见狄海峰(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三小学   甘肃   白银  730900 )【中图分类号】

 G6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377 ( 2016 )

 10-0274-01   所谓校园文化建设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校园这个特定空间中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建设早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提出学校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要努力净化校园环境,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抑制低俗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校园文化氛围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可见,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发挥环境育人的优势是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只有营造健康、科学、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给学生一个健康文明成长的空间。我校在本地力争打造标杆学校,学校领导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近年来获得了多种奖励。学校领导班子清楚的认识到学校作为培养新人的摇篮,环境建设尤为重要,校园文化对广大师生不仅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和陶冶功能,而且具有极强的感召和激励功能,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氛围的育人功能,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校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1  充分利用校园宣传阵地,使养成教育具有人文性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育德。由于学生长在新时代,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大开眼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他们向开放性、多样性发展,我们应改变一味地简单说教灌输,空洞地讲大道理式的教育,而应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学校德育宣传栏,教室内外的黑板报采用图文并茂,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律法规,报道新人新事,比如我校就在醒目的位置悬挂“积学养德.健体致美”的校训,“科学严谨,务实创新”的校风,“博学.善教”的教风,“乐学.善思”的学风。每层楼道墙壁上都挂满了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名人轶事、师生才艺展板、校园掠影等,令人感叹的是,许多经典的话语都出自于学生自己对读书、对学习、对生活的感悟,内容十分丰富,设计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独具匠心,很有创意。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学校团支部创办的广播站每天定时播颂好人好事、师生佳作、校园歌曲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用这些无声和有声的语言,时时熏陶和感染学生,学校广泛利用各种宣传阵地,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同学们置身于校园之中,如同开始了快乐的文化旅行。2  营造榜样育人环境,使养成教育具有榜样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审美情趣、创新意识、豁达的情趣、开阔的视野、民主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应以德立身,不断增强人格魅力。首先要加强道德修养,塑造师表形象,要有正确的政治信念;其次要有关爱之心,对学生的关爱是师德的集中表现;再次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时时处处都给学生以示范和启迪,以教师良好的人格塑造学生人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与教师榜样相比,学生榜样有着非凡的效应。学生榜样的言行举止,学习活动又起着更加具体化、实际化和指导示范作用,更贴近学生的心灵和生活实际。为使榜样的教育落到实处,我校每期评优选模,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学习明星”的评选,发现好人好事随时给予大张旗鼓的表扬、鼓励,把他们的先进事迹写进课程、写进作文、写进全体学生心理,让学生榜样的无穷力量在学校环境育人工作中不断发挥育人的特有功能。3  以活动为载体,使养成教育具有针对性为了让学生成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健康有益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行为习惯得到良好的引导,个人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满足学生实现自我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陶冶了情操,培养乐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参与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如:

 ① 我校定于每周周一的升国旗制度化; ② 配合各种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③ 每日开展“三岗”检查活动; ④ 开展一系列主题班会,每月一个主题,并形成常态化,多年来,组织主办了以热爱劳动、感恩、文明礼仪伴我行、安全在我心中、诚信、节约用水、我与奥运同行、“我读书、我成长”、责任、我的双休日、学会合作等为主题的班会; ⑤ 一期一次“读书赛”、“合唱赛”、“书法赛”、诗歌颂、乒乓球赛、篮球赛、每期一次的校运会等等。营造一片以活动为载体的环境育人的新天地。4  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使养成教育具有主体性养成教育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是形成学校教育文化的关键。我校学生多、班级多、楼层高,为了安全,学生出操、集会、放学已养成了以班级为单位自觉整队的好习惯。学校还开展“人人争作文明标兵”活动,各班由一名值日生总负责,其他同学分工管理,要求对教室卫生、清洁区卫生、个人卫生、文明礼貌语言、文明礼仪、纪律作出评价。值日生认真填写值日记录,学校期末根据记录进行评比,对做得好的优秀干部、三好学生、文明标兵进行表彰;同时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使同学们在愉快、和谐、坦诚的氛围中检查自己的行为,以达标争优活动鞭策和激励学生,更好地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总之,丰富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努力营造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课堂提问教学有效性分析的几点体会王丽姝(河北武邑中学   河北   武邑  053400 )摘   要: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育的焦点放在越来越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性思维的发展上面,所以,仅着眼于问题解决是远不够的,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多关注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激发创新性思维,提高提问的教学效率。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377 ( 2016 )

 10-0274-02   引言课堂提问可以说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提问也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础知识,控制课堂教学流程,进行教学反馈的重要途径,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并且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提高并确保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1  提问要遵循兴趣性的教学原则当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兴趣时,他们的学习注意力也会很集中,也能对所学知识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为获得更多、更牢固的知识与技能做好充分准备。例如,在探讨“有理数的乘方”知识时,先提问:一张白纸的厚度只有0.076毫米,将纸三次对折后的厚度为0.076×2×2×—4 7 2—教学与管理 中华少年 2016 年 4月上   第 10 期

篇四: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

12014年第11期 (总第227期)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1亢红梅2亢金枝1枣阳市第一中学,湖北枣阳4412004480002荆门市龙泉中学,湖北荆门摘要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营造属于本校的文化氛围, 在有文化品味的校园里教育人、 感染人、 铸就人。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文化特色中图分类号:

 G638.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7661 (2014)

 11-0111-02一提起校园文化建设, 人们就会想到大气的校门, 高耸的大楼, 明亮的教室, 塑胶跑道, 大面积的瓷砖玻璃的运用……似乎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搞建设。

 我们把 “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 “建设” , 完全忽视了 “文化” 在校园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那么文化建设的重点应该在哪里呢?我们从“校园文化建设” 的定义上去一探究竟吧!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 校园景观、 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 也包括学校的传统、 校风、 学风、 人际关系、 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也就是说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有物化形态的内容, 更要有精神上的追求, 氛围上的营造, 它是属于人心灵上、 精神上、 体验上的一种定位, 并不单纯地体现在外在形态上。

 这让我想起了几个有关文化建设的事件。我的一个朋友给孩子挑选幼儿园, 她并不单纯地把学校的级别和老师的资历作为判断好坏的标准, 她趁着孩子们做早操的时间去观察, 发现有一个班的宝宝们都大吼大叫, 又蹦又跳, 脸上洋溢着满满的笑, 有些孩子甚至笑的很夸张, 叫的很夸张, 而这个班的老师一点也不生气, 她穿着平跟鞋, 和孩子们一起疯闹, 唱跳的很投入, 比孩子们还肆意。

 一种明朗、 自由、 开放、 快乐的情绪弥漫在人们周围, 让人感到和谐, 顺畅。当时她就决定让孩子到这个班上来。你看, 校园文化体现在笑脸上, 体现在平等亲切的细节里,体现在自由的理念上, 而这些 “文化” 是难以用钢筋水泥去塑造的, 但你却能被这种潜在的文化所征服, 愿意把孩子托付到这里, 这个妈妈的想法正是千万妈妈们的想法——让孩子们在开放轻松的环境里生活, 而这正是文化, 正是成功的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要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学生的发展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论从生命的意义出发, 提出了依靠学生生命的自然, 发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生命价值。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的价值观, 才能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

 学校文化建设就应该把重心放在这种关爱学生的文化精神上。不可否认, 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是硬件的建设。但是即便是硬件建设也要有文化内涵。如有些中学, 校园内山山水水相映成趣, 幢幢高楼鳞次栉比, 篮球场、 足球场、 体育场一个比一个大气, 教室内既可以上网又能当白板上课的一体机取代了黑板, 空调饮水机排列整齐, 实验室内设备一应俱全, 文化建设就凸显出它的“大气、 深厚、 务实” ; 有些中学端庄秀丽, 教学楼前两排水杉修长笔直, 翠色逼人, 在活泼中孕育着希望, 在雅致中潜藏着生机, 楼后的操场上青青草坪悠然素雅, 在高耸的教学楼前诉说着它的淳朴静默; 还有一些乡村学校, 也许是土坯平房, 但整齐干净, 也许是地处偏远, 但肃穆清幽, “秀丽, 雅静, 淳朴, 奋发” 这样的文化追求很好地体现了出来。看来, 建设并不是一味向他人他校看齐, 而应该先找出自己学校的优点特点, 明确学校的文化定位, 然后把这些好的方面强化再强化。这样的学校才是有特色的学校, 也才能成为有文化的学校。

 因为建设者们很好地尊重了这个学校的历史, 发扬了这一历史特征, 这些历史中蕴藏着的文化内涵就在你的建设中被凸显了出来, 一个有文化底蕴的校园就这么呈现在世人面前。轻视学校文化的建设, 师生的精神家园将颓废散乱, 学校将失去发展提高的能力。可以说, 学校文化是办学水平的载体, 学校文化是什么层次, 学校就是什么层次。学校面对的是人的精神空间的 “生产” 。在学校里, 不但有思想成熟、 知识渊博的文化传播者, 更有处于青少年时期、 求知若渴、 需要受教育的学生。这些学生血气方刚, 反应快, 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求, 但他们思想不稳定, 还处在社会化的过程之中, 他们对社会的各种现象看不习惯, 很少考虑到社会的复杂性。因此, 我们应特别注意学校文化的独特性, 设计和美化校园, 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世界著名的哈佛大学, 它的名誉校长陆登庭在谈论哈佛大学办学经验时说:“哈佛大学的成功主要是形成了一种

 1122014年第11期 (总第227期)N明确的办学理念, 一套系统的制度和机制, 所以现在即使没有校长, 哈佛大学可以正常运转。

 ” 明确的办学理念才能保证哈佛大学的正常运转, 一个学校要想有正常的发展自然也要有明确的理念和具体的方法。我们的教育要明确 “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 , 其实当你明确了 “培养什么人” 的时候你就已经明白该怎样培养人了, 因为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知道目的地了就好朝前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好的学校都是明确了自己的追求, 给自己了明晰的定位, 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优点,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特色就有亮点, 有亮点才有文化性才有风格。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是凝聚人心、 展示学校形象、 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 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健康、 向上、 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 持久性和选择性, 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 拓宽同学们的视野, 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学校的校容校貌, 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 是具有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 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构筑健康的人格,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让校园文化像和煦的春风一样, 飘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渗透在教师、 学生、 员工的观念、 言行、 举止之中, 渗透在他们的教学、 科研、读书、 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责任编辑全玲)浅谈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教学徐光明钟祥技校,湖北荆门431900中图分类号:

 G718.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7661 (2014)

 11-0112-01一般说来, 理论教学重在传授知识, 实践教学注重培养能力, 知识是获得能力的基础, 能力是对知识的具体运用。在传授知识中获得能力, 在培养能力中促进知识的掌握和提高。下面具体谈谈我对实践性教学的几点认识:一、 把握 “教” 和 “学” 的双边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五个基本环节, 既备、 教、 改、 导、 考。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这五个环节是围绕理论教学形式展开的, 只考虑了老师教的一面, 忽略了学生学的一面。

 一堂课只强调严格按这五个环节执行, 一分钟都不能差, 造成教学上的形式主义。实践教学, 则应采取 “引导、 讨论、 实践” 的课堂结构, 边讲边做, 师生共同活动, 理论结合实际以改变那种呆板和沉闷。

 教学不能只限于现成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 而应着眼于发展学生智力, 培训学生能力。二、 理论联系实际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科书总是呈现滞后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将书本知识和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

 要求教师在自身吃透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的国情、 地情向学生传授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三、 培养学生的课堂外能力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之外, 不受教学大纲和教材限制, 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由选择参加的, 有计划、 有组织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按照学生的年龄、 兴趣和爱好组织多样的兴趣小组活动, 也可以由学生个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活动。四、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实习是实践教学的组成部分, 现场教学不能代替实验实习。

 实验实习更集中、 更具体的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去锻炼, 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而我们必须加强。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分配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现在理论教学的时间在逐步减少, 实践教学的时间在逐步增大, 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接触社会不仅仅是毕业实习, 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要求有组织的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五、 实践决定教学强调中专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 不能简单、 机械地理解为 “社会需要什么知识就开什么课程” 。

 对中专教育的整体而言不必要也不可能将社会需要的全部知识在中专教育期间内完成。我们必须考虑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一般而言, 专业面越窄, 针对性越强, 动手操作能力越强, 但受知识结构的限制, 毕业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则相对削弱,因而我们在专业的设置上必须考虑在一定范围内的适应。(责任编辑刘凌芝)

 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作者:亢红梅, 亢金枝作者单位:亢红梅(枣阳市第一中学,湖北 枣阳,441200), 亢金枝(荆门市龙泉中学,湖北 荆门,448000)刊名: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英文刊名:SUZHI JIAOYU LUNTAN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亢红梅.亢金枝 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期刊论文]-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11)2014(11)

篇五: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

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学过程之外的一种文化形态。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应该是指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由师生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形态的校园设备设施, 文化设施、 活动形态的校园活动, 以及由此作用于师生内心的心理形态的积淀。

 通常反映在学生课堂以外的情景设施以及课余时间组织。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对于优化育人环境,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提高整体办学水平,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 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

 :

 小学 校园文化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建设

 Study on the constructi on of campus cul ture i n pri mary school

  Li

 Qi ngqi ng Pri mary School

 Educati on I nsti tute Gread 2011

 I nstuactor: FanSuozhe Abstract:

 Campus cul ture i s a ki nd of cul ture form outsi de the school

 teachi ng process.

 As a ki nd of cul tural

 phenomenon,

 Shoul d refer to the sum of materi al

 weal th and spi ri tual

 weal th i n the whol e process of school

 educati on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gether to create the.

 I ncl udi ng the materi al

 form of the campus faci l i ti es,

 cul tural

 faci l i ti es,

 acti vi ty patterns of campus acti vi ti es,

 and the rol 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 n the form of i nner psychol ogi cal

 accumul ati on.

 Usual l y refl ected i n students outsi de the cl assroom faci l i ti es and spare the ti me to organi ze the scene.

 I n the new curri cul um reform,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 on of campus cul ture,

 to opti mi ze the educati onal

 envi ronment,

 ful l y i mpl ement the educati on pol i cy,

 to i mprove the overal l

 management l evel ,

 pl ays an i rrepl aceabl e i mportant rol e.

 The constructi on of campus cul ture i s the carri er of the i mpl ementati on of qual i ty educati on,

 but al so an i mportant part of school

 educati on management.

 Key words:

 Pri mary school

 campus ;

 cul ture materi al

 ;

 cul ture and spi ri t ; cul ture cl ass;

 cul ture constructi on

 学校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进程中共同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 文化氛围及承载它们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的总称。

 它包括环境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其中最浅层的是环境文化, 它包括各种校园环境产品; 中间层是制度文化, 它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其执行的组织机构; 最

 高层是精神文化, 它包括学校价值观念、 办学理念及其指导下形成的行为规范、学校人际关系等, 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主导着校园文化的方向。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 指出:

 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 鼓舞学生, 以内在的力量凝聚、 激励学生, 以独特的氛围影响、 规范学生。

 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方面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国已掀起一股校园文化建设的高潮, 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 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景观堆砌、 无核心理念。

 校园环境文化先精神文化而行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结果往往是校园环境文化缺乏主题, 缺乏核心理念和主题文化的提挈, 只是一些景观的堆砌, 无法表现学校特色和学校校园文化主旨。

 (二)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重管理, 对教师、 学生的发展关注不够。

 大家较多的关注了学校的发展, 注重了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 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个性需求, 对教师、 学生的发展关注不够,缺少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 的教育思想体现不够。

 (三)

 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 1、 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认识片面。

 有的学校对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要求不甚了解, 基本处于无意识的自发状态, 而非有意识的主动建构; 不少学校热衷于打造表面的环境文化, 营建“形象工程” , 深层的核心价值文化并没有建构起来,学校的人文厚度没有随着校园的日渐漂亮而有所增长; 有的学校只重视物质硬件、 管理制度、 文体活动等“显” 性文化建设, 忽视教师的精神风貌、 思想理想信念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健康个性、 健全人格等“隐” 性文化的构建; 有的学校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师生的需要结合起来, 人本意识不强; 个别学校甚至把校园文化的创建和学校品牌的创建割裂开来, 而实际上文化是品牌创建的基础和灵魂。

 2、 学校理念系统松散且概念不清。

 许多学校虽制定了一训三风, 但不完整且无系统性, 其表现为①系统松散。

 即整个理念系统没有核心理念的主导, 缺乏理念系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②理念系统的概念认识不清。

 办学理念、 一训三风等各个概念所应对应的内容张冠李戴。

 3、 精神文化与现实脱节。

 有的学校的精神文化表现只停留在外显的符号层面, 管理者和师生员工的精神状态、 行为方式, 与纸面上、 墙面上显现的符号文化的真实价值完全脱节。

 4、 校园文化活动较单薄。

 校园文化与校园人之间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地方,被动接纳的多, 主动消化的少, 主动构建自身特色活动的更少。

 在校园文化的构成上, 节日文化活动多, 平时文化活动少; 常规的娱乐性文化活动多, 深层次的科技艺术文化活动少。

 在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上, 缺乏系统性与战略计划, 往往是临时安排多, 长远规划战略考虑少; 从学校角度设计的活动多, 从教师、 学生角度设计的少。

 与社会的关联度不大, 对其他文化如社区文化等缺乏辐射和影响力, 社会认可度小。

 (四)

 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自身特色不强 大多数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没有整体设计与长远考虑, 没有长远规划、近期目标和分步实施方案, 随意性太强; 环境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三驾马车各奔东西, 不成体系。

 大多数学校校园文化没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 没有注重体现学校自身的特色、 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 个性不明显。

 二、 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须遵从学校的历史和现状, 从学校已有的条件和学校自身的教育实践出发, 借鉴古今人类文化发展的优秀成果, 加强学习, 转变观念; 回归原点, 整体规划; 重构目标, 突出特色; 才能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更加卓有成效。

 (一)

 加强学习, 转变观念, 校长决策, 理念先行 增强教育管理者的校园文化意识。

 教育管理者的观念、 指导思想, 直接影响着对教育培养目标的实施。

 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必须要加强学习, 要以科学发展

 观等重要思想作为领导区域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根本方针, 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要充分发挥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和核心,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和决策者。

 校长的教育观念、 价值取向, 往往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 办学风格, 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校的物质文化的创造, 教育制度的形成以及学校精神的培育。

 在当前社会大气候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下, 校园文化正朝着正规化、 多样化、 群体化、 艺术化发展, 校园文化研究的侧重正在从高等学校转移到中小学校, 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

 因此, 我们每一位校长要努力树立起建设校园文化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完善教育设施、 促使学校达到净化、 绿化、 美化的同时,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以更大的热情、 更多的精力注重学生情感的熏陶, 性格的培养, 意志的磨练, 帮助每一个学生确立高尚的人生理想, 健康的人生哲学, 乐观的人生态度, 从而培养更多具有竞争意识和负责精神的优秀人才。

 增强教师的校园文化意识。

 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是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者。

 教师的教育观、 人才观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举办开展教育专家与教师合作论坛, 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 班主任培训班等活动, 提高教师对校园文化的认识, 增强教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使教师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者。

 (二)

 科学规划, 统筹兼顾 校园文化概念的规定性, 决定了其敬畏生命、 尊重生命与发展生命的品性。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紧紧依随师生生命发展的内在需要与逻辑性的过程, 而且要自主追寻和成就师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还生命发展以应有的空间和权力, 让生命的精神恢复自由和灵性, 营造和谐校园。

 为此,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从总体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规划。

 将教师、 学生的发展放到首位, 做到教师、 学生的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有机结合; 将精神文化作为中心并渗透到制度文化、 环境文化中去,使三者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 使各个因素协调一致, 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协调发展,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 育人性原则。

 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是育人, 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审美、怡情、 养性、 育德、 启智等多种功能, 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实现以“环境育人、教书育人、 活动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为主要内容的“全面育人” , 提高育人质量。

 3、 校本性原则。

 立足校本, 植根校园, 建设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

 深入挖掘学校办学所积淀下来的文化内涵, 并尽量物化; 不断吸收先进文化, 生成、 创造学校自身的文化。

 4、 创新性原则。

 文化的生命在于创新, 创新才有个性, 创新才有特色。

 在充分考虑历史继承性、 民族独特性、 地域本土化的基础上, 尽可能不重复别人的东西,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突出人文与科学性 (三)

 重构目标, 突出特色, 有序发展。

 1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美化校园环境, 校园物质文化作为一种物质的客观存在, 能为人们的感官所直接触及, 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这种直观的物质文化包含了设计者、 建设者和使用者的价值观、 审美观, 具有相当的持久性。

 它包括校园的地理位置、 地形风貌等自然环境和校园的各种建筑、 教学科研设备、 文化设施和生活设施以及校园里大小园林、 草地、 花坛、 道路等硬件工程的合理布局。良好的、 富有个性的校园建设, 一方面可起到美化环境、 装饰校容作用, 另一方面又能以其独特的物质文化形态影响学生, 起到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的作用。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 要渗透到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中去并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为此, 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 提炼具有自身特色的理念系统, 形成学校的凝聚力。

 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思想, 挖掘校园文化内涵, 传承学校历史, 结合学校自身优秀办学传统、 发展目标和现代教育的总体趋势和要求, 让广大师生广泛参与, 提炼并确立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

 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 明确育人目标、 办学目标、 一训三风等, 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理念系统。

 3、 形成体现文化个性的学校形象标志, 彰显校园文化底蕴。

 无论是校徽的制作、 校赋的撰写、 校歌的创作, 还是校刊的编辑、 校服的设计, 都要充分体现学校的文化底蕴, 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

 4、 加强三风建设, 锻铸学校精神。

 加强校风建设。

 良好的校风要学校和广大师生长期、 精心的培育, 它能营造出一种无形的感染力, 激发全校师生员工的内在动力, 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干扰, 形成催人奋进的和谐氛围, 成为学校发展的独特教育资源。

 加强教风建设。

 通过“正师风、 强师德、 塑师魂” 等活动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树立教书育人、 服务育人的意识; 通过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专家引领等方式, 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和专业文化知识,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学风建设。

 通过教职工的言传身教, 各种校园活动、 主题班会、 制度制约、 表彰先进学生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逐步接受学校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观念、 行为准则,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在学生中形成遵纪守法、 团结互助、 勤奋好学、 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三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把学校的理念系统变为教职工、 学生的自觉行动, 就是塑造学校精神的过程, 它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 是学校独特的 “文化品质”。

 5、 开展特色校园主题文化活动, 振奋师生精神。

 学校根据自身实际、 学校特色和时代特点, 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吸引力强、 调动师生主动参与的校园主题文化活动并将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融入其中, 把德育、 智育、 体育、 美育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师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思想感情得到熏陶、 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让师生在紧张的教学之余, 挥洒潜能、 展示个性, 让大家都“活” 起来, “动”起来, “乐” 起来, 振奋精神, 使校园成为大家流连忘返的乐园。

 另外, 学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特别是利用社区教育资源、 地方教育资源,尤其...

推荐访问: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 我见 校园文化建设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