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源文库网

帆源文库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 正文

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议和意见8篇

2022-12-13 11:45:06

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议和意见8篇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议和意见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内涵、机制与实践路径  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家庭、学校、社会应依法依政策履行各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议和意见8篇,供大家参考。

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议和意见8篇

篇一: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议和意见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内涵、机制与实践路径

  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家庭、学校、社会应依法依政策履行各自的教育责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携手合作,共同发力,建立多元、立体、融通、互动的育人网络,以达到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自《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颁布以来,各地各校为了落实“双减”政策,围绕课堂教学提质、作业设计与管理、课后延时服务、规范校外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然而,任何改革都难免遇到疑点、阻点与难点,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和有悖“双减”精神的现象。因此,有必要突破单一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等方面的问题,把握教育发展方向,站在全面育人的高度来探讨“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内涵、机制与实践路径。

  一、新趋势:“双减”助推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转变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价值多元化使得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正在被解构,教育的边界逐渐模糊,导致学校教育家庭化、家庭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学校化的错位。“双减”背景下,家校社要转变各自观念与行为,共同营造育人的良好生态,这是“双减”政策出台的出发点与旨归。

  (一)家长要让孩子从“学业外溢”向“科学用餐”转变长期以来,家长对子女的高期望使其不断给孩子课后学习施加额外的负担,不断寻求适应“考选”文化的“抢跑”路径。在教育行政部门多次发布“减负令”后,学校积极探索给学生减负,但有的家长则反其道而行之,课后给孩子不断增负,盲目给孩子报各种课外班。在知识付费、价值变现、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呈指数级发展的年代,家长们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富”,但现实情况是多数家长由于家庭教育理念的缺失与方法的偏颇导致亲子关系紧张、教育效果不佳,甚至事与愿违。改变孩子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双减”之后,家长要让孩子减少“学业外溢”,回归“科学用餐”;家长要通过自主学习、参与培训、与学校沟通等方式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提升育儿水平,实现亲子共成长。(二)学校要从“专注育分”向“全面育人”转变在班级授课制中,教师对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关照受限,使得部分孩子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部分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唯分数”“唯升学”的评价导向、家长片面的质量观和成才观,使老师不敢把时间“消耗”在非中考或高考科目上,“浪费”在学生实践能力、思辨能力、合作能力、创新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培育上。“双减”之后,上级部门组织的教育督导、质量监测、绩效考核等评价机制正在努力破除“唯分数”论,关注学校是否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推进五育并举,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学校要因时顺势,建立相应的教研机制,鼓励老师探索差异化教学、个性化教学、作业设计与管理,提供实施精准化教学的信息技术设备与条件支持,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同时应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三)培训机构要从“贩卖焦虑”向“承担协同育人的社会责任”转变

  社会环境方面,校外培训机构为了争抢生源,虚假宣传,制造焦虑,推波助澜,违背教育规律,超标超前培训,增加学生负担,冲击学校教育,破坏教育生态。

  如顾明远所言,这使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变成了两轨制:一轨是学校的免费义务教育,一轨是收取高额学费的校外培训机构的教育,不仅冲击了学校教育秩序,而且扩大了教育不公平。

  因此,培训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双减”的重大意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服务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坚决杜绝违法违规的培训活动,树立校外培训的良好形象,积极承担起协同育人的社会责任。

  二、新内涵:“双减”催生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重构“双减”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各方联动”。之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并明确了家校社各主体的教育责任。

  “双减”背景下,我们需要基于教育本源与相关法律、政策的要求,进一步厘清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的内涵。

  (一)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家校社形成育人共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念提醒我们,学校教育应当联系学生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鲁洁认为,每个人要面对一个现实的世界、一个可能的世界,引导人实现自我超越,是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一个人生命蓬勃生长的阶段,教育既要关照当下,遵循人的成长规律,使学生轻松愉快地享受作为少年儿童的幸福时光,切不可拔苗助长;又要立足未来,使学生获得智慧的增长、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把尺子”培养的往往是失去创新潜力的“标准件”,“盲目攀比”可能是造成孩子出现视力下降、睡眠不足、体质羸弱、心理障碍等问题的罪魁祸首。无论家校社哪一方,都不能违背教育规律,切忌把“考高分”凌驾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之上,而应尊重孩子天性,挖掘孩子与众不同的潜能和天赋,引导他们成人成才。这应成为家庭、学校、社会的“双减”共识,也是协同育人的价值导向。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小学为了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根据“双减”政策优化了原有的《家长学校培训手册》(分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里面既有家教故事、家教知识、阅读书目等内容,也有家长学校学习时做笔记的空白页,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特点及学校的要求与建议修正自己的教育行为。

  (二)发挥专业优势,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减”指出,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作为主阵地,就必须具备一支能“打硬仗”的“双师型”(教育学生的老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一方面,学校须努力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确保减负提质。学校可开展“分层作业设计”“课后服务需求调查”“跨学科融合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等专题研讨或课题研究;推进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探索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及随之衍生的学习者画像、智能导师系统、自动测评系统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开设学习辅导类、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人工智能类等社团活动或课后服务课程;基于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特征、成长记录、学业水平及学习愿景,制订校内课程体系,做到“一人一课表”,满足学生“培优”或“辅差”的需求与特长发展需求;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和弹性上班制度,缓解课后延时服务给教师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学校要创设平台开展对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升培训,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或咨询师队伍。现实中,许多老师单纯用作为教师角色所获得的实践性知识来告诫、指导家长,很难产生实效,究其原因,其一是教师缺乏成人教育理论,部分家长听得似懂非懂,无法理解要义、迁移运用;其二是场域不同则效果也不同,针对同一个问题用同样的办法施教,学生在学校里能明理守纪、知行合一,但在家里可能完全相反。

  因此,学校除了邀请家庭教育专家给家长进行线上线下的培训讲座外,也要请专家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进行参与式、体验式、案例式的家庭教育指导培训,通过培训、考核,成立一支家庭教师讲师团。

  (三)提升教育理性,探索家庭生活新方式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蒙台梭利认为,童年的问题是人一生的问题,一个人得的病,病根若是在童年,恰恰是最难医治的。可见家庭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深远。然而,家庭教育往往有一对基本矛盾,就是父母之“教”与孩子之“发育成长”之间无法同频而导致的冲突。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特点,家长需要加强自身学习,阅读家庭教育专业书籍,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据调查,“双减”以来,绝大多数学生未参加校外的学科类培训,但也有少数家长的焦虑情绪有增无减,带着孩子参加“地下一对一”“高端家政”“众筹私教”“游学研学”等“隐形变异”的学科类培训。“双减”之后多出的课余时间如何安排?家长要探索适合自家孩子的家庭生活新方式,配合学校的“双减”计划与家庭教育指导建议,指导孩子拟定一周家庭学习与生活计划,督促孩子学会自主规划、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如果时间充足,也可以引导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课外阅读和艺术活动。无论社会风气、外部环境如何,家长都有教育的定力,能对自己孩子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优势与不足等有恰当的判断,对课后服务、课余活动、艺体等非学科类特长培训等有合理的选择。

  (四)营造减负环境,拓展协同育人的空间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陶行知认为“社会即学校”,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也是教育的场所。社会是本大教科书,有隐性的教育资源,也有丰富的显性教育资源。“双减”之后,社会各界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场域。布迪厄认为:“一个场域,交流渠道越是畅通,越是能把各种不可明言的动机转化为合乎科学的行为,也就越发具有科学性。”学校、家庭与社会要加强沟通,建立合作,及时扭转教育的不良局面,使协同育人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主流媒体、新媒体以及其他公共场所均不要刊登、不播发校外培训广告,不炒作“最牛班级”“中考高考光荣榜”,应宣传科学的育人理念,不误导公众教育观念、制造家长焦虑。知名学府、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展览馆、体育馆、企业、工厂等应建立对学生的开放制度,实现共建共育,拓展协同育人空间。

  三、新机制:“双减”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运行合力理想模式的推行,需要有相应机制做保障。“双减”政策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体、社会为平台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协同育人机制提供了法理依据与行动指南。(一)健全数字赋能的多方联动机制为了盘活各类教育资源,学校可成立由学校行政、家长代表、社区人士、学生代表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小组,共商落实“双减”实施方

  案,家校社应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并探索以数字平台建设推动“双减”工作。

  以长沙市为例,该市建立了“中小学在线学习中心”,依托空间汇聚各类终端、应用和服务产生的数据,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支撑,构建了作业智能管理及设计应用模式:明确了“市级统筹—区级监管—学校规划—教师实施—家长反馈”的“五级”联动工作机制,采取了“众筹作业资源—作业数字转换—智能作业布置—作业智能批阅—作业精准辅导”的“五环”工作流程。

  芙蓉区教育局与湖南省博物馆携手,合作编写了《馆校美育课程——学生美术核心素养读本》。该书整合博物馆、教育局、学校等各方资源,汇集十余年馆校合作经验,重构了18个精品课程,力求为学生订制独特的美育体验。其中,“博物馆在线”以网上展厅、H5网页展示等更加直观、便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17个历年来在湖南省博物馆展出的精品展览图片与展品信息,让学生突破时空、地域的限制,“云”上畅游博物馆,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与人文精神。

  (二)创新平台丰富的服务指导机制教育部门要会同社区、妇联等部门,办好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建设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幸福家园驿站、“好父母成长营”,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形成减负共识。长沙家校社共同体课题组建立了“父母宝典”微信公众号,以文字加视频、音频的方式呈现了全校通识性课程、年级专题课程、个性咨询课程、亲子活动课程四种课程形态,以满足双亲家庭、单亲家庭、

  重组家庭、隔代教养家庭、多子女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等不同家长的需求,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先进的育人理念和科学的家教方法。

  有家长反馈,以前因为自己的错误指责造成亲子关系紧张,通过参加个性咨询课程,学习了美国教育家简·尼尔森的“父母矫正自己错误的三个R”,即:1.承认(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2.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3.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之后,家长主动为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冲突承担起责任,孩子也就仿效家长做出的榜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如今亲子关系越来越融洽了。

  再如,长沙市开福区建立了社区家长学校,周末组织学生参与公益综合素养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邀请国家级非遗项目江永女书传人为学生上女书非遗手工课。

  长沙市芙蓉区浏正街小学成立了“好父母成长营”,并在孩子们的建议下确定了《我的“好爸爸、好妈妈”十条标准》,指向学习型家庭建设、高质量亲子关系、全方位育人行动等主要指标,并设计了一系列亲子同频课程,包括参观华为科技展厅、体验冰上运动等,旨在引导家长高质量地参与孩子成长,引领和谐美好的家庭建设。

  (三)建立督引结合的长效保障机制“双减”政策的落地,离不开监管部门与督导部门等的综合治理。当前各地基本已建立了“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集中组织开展专项

  治理行动。“双减”背景下,只有督引结合、堵疏结合,才能建立起协同育人的长效保障机制。

  长沙市天心区教育局曾发布《给家长的一封信》,提出“双减”之“十条禁令”,加强了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综合治理,列出了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使其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培训定位,依法依规诚信办学,不断提升教育培训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快转型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为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长沙市做强做优“中小学在线学习中心”,免费提供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高质量学习资源;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从源头上减少家长带孩子到校外“加餐、加码”的冲动。

  四、新路径:“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模式生态系统理论强调,发展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学生的发展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综合影响,在“双减”背景下,各教育主体要探索优势互补、互相借力、互通有无的多元实践模式(见下图)。

  图1“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模式

  (一)家校协同,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每个家长大多从个人或家庭的视角来理解教育。比较聚焦的一点是:“双减”背景下倘若学校教育不能匹配升学竞争,家长就不得不担忧与孩子升学休戚相关的学业问题,而无视“减负令”的存在。实际上,当前的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与评价改革,都在对“双减”政策给予积极回应,其目的与趋势高度一致。如果说考试是风向标,那么近几年来考试的风向正在发生变化,小学毕业考、中考和高考均已从“知识立意”转向了“素养立意”,坚持以学定考,防止出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倡导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化命题。同时,“双减”要求的“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正在执行,长沙市教育局2022年就已确定了将指标生比例提高至60%。综上考量,教师的教育教学与作业布置也就相应发生了改变。学校要通过家长会,让家长明白过去以睡眠换分数、以刷题赢高分的观念与做法已经落后了,家长必须与时俱进,理解与支持学校的“双减”行动,特别是在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方面的改革。在作业方面,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一般紧扣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强化基础,提升能力,除了基础性作业,还会设计综合类、生活类、实践类、探究类、跨学科类等形式丰富的作业。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优秀作业展、家校联系卡和家访等工作机制,使家校增进对彼此的了解、获取学生作业的反馈信息,知晓非基础性作业的督促或辅导方式。

  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小学设计了“微约单”,每个班的孩子家长都可以在网上平台提出申请,想在哪个时间段约哪一科老师进行交流,班主任每月一次汇总协调后,通过平台将信息反馈给家长,孩子的作业情况、课余学习生活情况是约谈的主要内容。

  当然家校协同模式,还有家长主动参与的模式,如国防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举行“你问我答”亲子微课堂视频活动,主题涉及体育、文学、心理、科技、生活等多个方面,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儿童,如《影子的秘密》《神奇的伯努利效应》《照相机为什么能拍照》《无处不在的大气压》等,这样的活动一方面体现了高质量的家长陪伴,另一方面也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了课程的共建共享。此外,学校还开展了“故事妈妈进课堂”“父辈的旗帜:爸爸讲坛”等家校共育活动。

  (二)校社协同,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开展课后服务,是“双减”的一大举措,目的是减轻家长的负担,解决家长不能按时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在校内有更多课程选择机会,满足其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需要。如此一来,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老师也更辛苦了。加强学校和社会机构的合作,是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缓解学校师资不足与适当减轻老师负担的有效措施。

  学校要拓展课后服务渠道。除了本校教师,也可聘请退休教师、少年宫的非学科类培训老师、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志愿者或非遗大师、民间艺人等提供课程;可联系区域内优秀教师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还可适当引进经教育部门遴选公示后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

  学校可充分利用学校附近的社会资源,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博物馆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确保课后服务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学校要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教育教学资源平台,或与社会机构合作优化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

  如长沙市的“中小学在线学习中心”有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课程资源,在寒暑假还提供线上“公益课堂”和名师免费答疑活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

  (三)家社协同,搭建学生自主生长的平台减少了学科类培训,孩子的课余时间更多了。如何度过闲暇时光?如何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丰富课余生活呢?年级组或班主任可以引导家长充分利用社区或社会资源,使孩子的课余时光更有趣味、有意义。以下是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北辰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晴的课余生活安排计划表。

  表1小晴的课余生活安排计划表

  表1较全面地呈现了五年级孩子在家长指导下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复习与预习、器乐学习、体育锻炼、自主阅读、同伴游戏等丰富多彩的生活。

  长沙高新区整合艺术、科技、体育、劳动、研学旅行等资源,与相关社会力量、场馆共建,及时研发“家庭日”亲子活动资源包,确定每周一天“家庭日”,“家庭日”的亲子活动有:同走一条研学路、共读一本幸福书、开启一场艺术之旅、共享一场运动之趣、体验一回家务之乐。

  长沙市开福区通泰街街道的社区推出为外来务工者子女提供无偿服务的党建品牌“课后吧”。“课后吧”由“学习吧”“美术吧”“阅读吧”“乐器吧”等组成,环境温馨舒适,不仅有湖南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为孩子们辅导作业、教学乐器和做手工,家长们也轮流参与管理。

  这样的家社协同模式,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进了亲子感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四)家校社协同,让教育更优质更美好教育的系统性、复杂性和综合性,注定了家校社必须勠力同心,才能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过去谈论得更多的是家校合作、家校沟通、家校共育,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自然类、人文类、科技类等社会公共资源越来越丰富,学校和家庭开始关注社会资源的利用,社会相关机构如街道、社区、博物馆、图书馆等也主动参与到立德树人的工程中来。如航天之星长沙创新研究院以“保军强军”和“航天强国”为使命,在践行创新驱动国家发展战略的同时,也在合适的时间向学生开放。长沙市秦有才科技创新名师团队就曾组织学生到此进行参观研学。展馆里,学生们看到从最初一批人民科学家的不懈奋斗到如今的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深刻感受到课本之外知识的魅力,领会到航天人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对于学校而言,要重塑教师的权威,组织开展家校社协同的教育活动,主导和谐教育生态的重构。对于家长而言,也要提高协同育人的有效参与度。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学校、家庭与社区合作事务中心主管乔伊斯·爱泼斯坦(JoyceEpstein)认为,家长参与方式主要有六种:养育、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决策、与社区合作。这给了我们借鉴与启示。

  采用项目的方式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一条卓有成效的路径。“双减”强调“科学利用课余时间”,要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基础性、实践性、探究性。

  长沙县中南小学组织的特立公园“亲子定向越野”项目,每年一届,小运动员们手持地图,辨认方向,测量距离,定位打点,将数学中《位置与方向》的作业结合到了定向越野运动,家长与孩子配合默契、团队分工合作,在一场考验奔跑能力、反应能力、方向感、视角范围的比赛中,孩子们学以致用,顺利走到了终点位置。

  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吉联小学设计了“大自然、小农夫”农耕教育项目,学校利用跳马乡、湖南省农科院、旭辉国际广场的农耕基地,聘请农科院的专家担任志愿者指导吉联“小农夫”们种植,从春播、夏耕到秋收、冬享,结合二十四节气让学生们进行农事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每次活动均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

  国防科技大学附属小学的“‘我是小讲师’全国网络直播课”公益项目,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运用现代互联网和极简信息技术工具,搭建了“学生当小老师”的直播平台和学习社群,邀请大学教授、行业精英、家长等志愿者做导师,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形成了多校结盟、城乡协作、家校社共建共享的学习生态。

  综上,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均需正确理解“双减”内蕴,理性看待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厘清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内涵,以学生为中心,各施所长,合作共育。

  为此,应建立健全协同育人的多方联动机制、服务指导机制、长效保障机制,从“双减”最核心的教学提质、作业减负、课后服务等方面探索家校协同、校社协同、家社协同、家校社协同的育人实践模式,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及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篇二: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议和意见

  让家校合作更有效的几点建议

  作者:周建洋来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0年第06期

  [摘要]家庭和学校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家长是老师的天然同盟者,家校的有效合作可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校合作;有效;架构;内容;形式;指导

  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很多,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中,家庭和学校毫无疑问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家校的有效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成长。作为长期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和学校高中年级的分管校长,同时作为一名老班主任,如何让家校合作更有效,根据我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认清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唯一的终身教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父母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发展,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校教育是让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通过明确的培养目标、专门的课程、专业的老师、同伴的影响等,在孩子最美好的年华,让孩子接受系统的教育,让孩子学习知识、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认识世界、学会规划未来,为走上社会做好准备。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合作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事实上,在目前,家校在合作上存在不少的问题。一些学校和老师不重视家校合作,部分教师对家长不尊重,和家长沟通方式单一,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片面理解家校合作就是家长支持学校。同样,由于家长的不同阅历和生活背景,部分家长不会合作,对学校工作指手画脚,对老师工作说三道四,有的家长片面认为孩子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家校合作的不和谐,影响了学校工作的开展,影响了孩子的发展。

  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发现,家庭和学校在孩子成长的目标上是一致的,家长和学校是天然的同盟者,家校的有效合作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提高家校合作的效果,无疑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在这里,我想强调,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要认识到抓好家校合作就是提高育人效果。

  二、完善家校合作架构

  一项工作要想得到有效的开展,没有一个有较强组织力的架构是不行的,家校合作也是这样,要想提高家校合作效果,必须完善家校合作的架构。学校的家校架构主要有这几种层面。

  学校领导层面。我们组建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学校其他校级干部、部门负责人、年级主任、学校关工委主任参加的学校家校合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学校的家校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开会研究家校合作中的问题,部署落实学校家校合作工作,籌划学校大型家校合作活动。学校还指定由学校学生工作处牵头负责学校的家校合作工作,学生工作处有一位副主任专门负责家校合作工作。

  年级层面。学校规定每个年级由年级主任作为家校合作的第一责任人,级部组长作为本级部家校合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班级家校合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学校的家校合作要求和活动,负责谋划本年级、级部、班级的家校合作工作。学校对有关家校合作的工作进行专门的考核,考核结果纳入部门和个人的考评。

  家长层面。组织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学校家长委员会有十二名成员组成,每个年级两名。学校家长委员会设主任和副主任各一名,负责研究落实学校家长合作中学校家长层面的工作。年级家长委员会,每个班级一名成员参加,年级设主任和副主任各一名,负责落实年级家长层面工作,年级家长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参加学校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设主任一名,负责班级家长层面工作,主任参加年级家长委员会。各级家长委员会都有相应的工作章程,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微信群,便于及时进行沟通交流。

  三、丰富家校合作内容

  要想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必须丰富家校合作的内容,真正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让家长和老师在家校合作中受益,才能使家校合作更好进行。

  汇报交流是家校合作的必选内容。三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开会,学校有关同志向家长委员会汇报学校有关工作、今后的打算,征求家长委员会成员对有关学校工作、年级工作、班级工作的意见,回复家长委员会成员提出的有关问题。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参加相应层面的有关会议、大型活动,如邀请他们参加学校、年级、班级组织的活动,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校、年级、班级的工作。我们规定,在各级家长学校开课的时候,汇报工作是必选内容。

  参与工作是家校合作的选修内容。人与人之间在于沟通、在于交往、在于参与,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学校工作、活动,有利于家长了解学校办学情况、工作情况,从而有利于家长关心学校、支持学校工作。如请家长参加学校升旗仪式、担任升旗仪式讲话嘉宾,请家长参加学校表彰大会、担任颁奖嘉宾,请家长参与活动策划、主持有关活动,请家长参加学校考试监考、参加学校值班,请家长深入班级听课、参与年级管理,请家长观摩学校体育节、艺术节、军训汇报等,从而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工作,理解学校做法,支持学校工作。

  组织培训是家校合作的提升内容。由于家长的不同生活阅历、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教育观念、不同的育人追求等原因,让我们最烦恼的就是一些家长不懂教育、不会教育。一些家长经常把孩子出现的问题归结到老师身上,一些家长对孩子教育失控,经常有家长说对孩子无能为力,家校合作上存在一些矛盾,这些都需要通过专门的培训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升家长的育人水平。我们主要通过家长学校授课的方式来提升家长的育人水平,我们学校的家长学校有班级家长学校、年级家长学校、学校家长学校。班级家长学校,由班主任担任主讲教师。年级家长学校授课,主要由学校领导、年级主任、优秀教师、家庭教育培训师、优秀家长等担任主讲。学校家长学校主要由校领导、社会知名人士、教育专家担任主讲。另外,我们还提供微信公众号,推出系列家教文章来进行线上培训。

  开展评比是家校合作的评价内容。为了促进家长对家校合作的重视,我们开展优秀家长评比活动。一是对家长进行合格性评比,对家长参加家校学习、活动情况进行评比,评出合格性学员。一般情况下,只要家长按时参加学校有关活动,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教育,就是合格学员。二是评比家长学校优秀学员,主要为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成功的家长和在家校合作上积极的家长,一般每班评比出十名左右家长。三是评比最美家长,主要为在家庭教育、家校合作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家长,一般每个班级一名,然后全校再评出十名家长为年度十佳家长,这些家长在年级会议、学校大会上进行专门的表彰颁奖。

  

篇三: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议和意见

  关于建立和谐的家校共育环境的建议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逐渐提高,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关注度也逐年上升。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家长都意识到了家校合作共育的必要性,很多学校也推出了家校合作模式,主要方式是建立家长微信群,便于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但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以下问题:

  一、建立的微信群多,信息多,需要回复的内容多,点名多。除了班级群,还有家长作业群,兴趣班群。很多家长忙完一天的工作,还要逐条去看几百条的群信息,一不留神就可能错过重要的通知,导致孩子被批评。很多老师也通过微信群点名批评家长,比如回复信息晚了点名、作业批改错了点名、孩子考试成绩不好还要点名。尤其是老师要求家长陪同孩子完成作业,如果做不好,会被老师点名批评或直接晒图,家长压力巨大。

  二、在家长群除了繁重的课业内容,老师还会向家长摊派各种刷票任务。比如,学校参加比赛、评比,学校会把刷票任务分配到各个班级,再由班主任在家长群发动家长及其亲友点赞、投票,还要求上传投票截图,如果不能完成就会被点名批评。

  三、家长群内形成攀比之风,无形增加家长和学生的压力。虽然现在教育主管部门明确规定严禁对考试成绩进行排名,但是经常有老师在家长群内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进行比较和点评。个别家长为彰显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在完成日常功课后,把额外的学

  习视频发到家长群里,得到老师赞扬的同时,也助长了其他家长的攀比之风,也让不能额外完成功课的家长十分焦虑。

  四、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老师的特别照顾,在群内对老师进行夸张的赞美、追捧,家长群成了“夸夸群”。导致只要老师在群内说话,就有家长凑趣,发表长篇大论抒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很多受教育水平不高的家长四处求人编写华丽的辞藻来赞美老师。

  “变味”的家长群,体现出家校之间权责界限不清、相关教育教学规定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家长和老师对家长群的性质没有达成共识,对彼此在平台中应扮演的角色没有清晰的认知。学校教育应以共性教育为主,实行“有教无类”,家庭教育则应以素质教育和个性化培养为重点,家校之间相辅相成。对于建立和谐的家校共育环境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家校共育制度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90%的教学工作是在学校完成。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在家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家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因此,学校应当完善家校共育制度,以制度为核心,促进学校和家长,共同监督学生学习,从而达到成绩进步的目的。家校之间需明确哪些内容属于共育范畴,边界要清晰,不能无限制地把学校承担的教育任务转嫁给家长,增加家长负担。比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劳动教育等可以多些家校共育

  的内容;学生学科类的学习应该尽可能不牵扯家长的精力,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监督孩子不抄袭,在家长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明确双方权责后,家长会更加乐于参与孩子的家庭教育环节,真正的体现出家校共育制度的优越性。

  二、规范老师在家长群内沟通的内容,比如关于孩子的个人情况的沟通应尽量回避家长群,老师可以选择私聊、电话和面谈的方式,既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也能更深入平和地了解情况,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三、坚持家长会制度。家长会是学生家长与学校沟通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是微信沟通无法替代的。通过家长会家长与学生、与校长、与老师可以面对面的进行沟通和交流。针对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家长可以直接反映给老师和校领导。同时校领导和老师可以当面给予家长合理的解释,有助于促进学生家长对于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也可以帮助家长确定对于孩子家庭教育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篇四: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议和意见

  双减背景下的初中阶段家校社协同育人

  新模式探索与研究

  摘要:“双减”是教育格局的大调整,阵痛、困难、挑战不断,在所难免,“双减”背景之下,要求针对初中阶段学生,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展开的可能性与有效性,根据探索与研究结果来对其不断的调整与优化,使其表现出更大的价值与功效。文章就双减政策概述、初中阶段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双减背景下初中阶段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思考进行了论述与分析。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阶段;家校社协同育人

  前言:“双减”要在负担上做“减法”,育人上做“加法”。在“升维”减加中,减去事役责任,增加闲暇志趣,从升学计划逐步调整为生涯规划,基于该发展背景,要求重视探索初中阶段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实现协同育人,为不同教育主体的合作创造空间,更需关注教育评价改革,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支持作业内容创新,提升家校协同育人合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1.双减政策概述

  2021年7月24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核心点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学生能够从繁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从学生的兴趣与全面发展出发,优化作业布置形式,给予学生更好的作业完成体验,以此来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2.初中阶段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家校社协同育人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数点:其一,能够积聚家庭、学校、社会合力,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统一整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才能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家庭方面,要树立正确

  的教育观,了解掌握孩子情况,主动了解学校教育,积极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学校方面,要做好与家庭方面的联系,促进家校沟通,办好家长学校,搞好家长资料中心,发挥家长的作用;其二,在社会层面,只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可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验证其在家庭、学校中的所学,真正维护学生的健康发展[1]。

  3.双减背景下初中阶段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思考

  3.1落实双减与“五项管理”

  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六大途径,全面提升学校德育水平,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

  (1)课程育人。通过校长思政第一课、班会课、生命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社团课、素质训练营、家校社合作讲座等来降低学生的作业压力,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

  (2)文化育人。通过“一班一特色”、“一级一主题”、校园植树基地、朗读亭、校园电视台、笑脸墙等来让学生体验更加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各项文化活动中掌握各种文化知识,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完成“作业”。

  (3)活动育人。每年举办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英语节、读书节、仁孝节等活动,将这些活动以作业的形式来布置给学生,教师作为参与者、监督者、指导者等身份存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让其能够全过程设计、组织活动,并让学生在其中担任各种职位,如此不但能让学生了解各种关于节日的知识,还可提升其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等,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2]。

  (4)实践育人。开设独具特色的“守护生命,向阳生长”生命劳动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进社区帮助孤寡老人,让孩子们从实践中感悟生命的可贵。

  (5)管理育人。实施“三全育人”、每学期评先评优树典范、加强德育团队建设、设立“心灵驿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讲座等多方面提升学校管理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6)协同育人。社会联动、感恩社区行、校长接待日活动、定期开展全校家长会、开展亲子活动、家访等。

  3.2校、社联动

  (1)学校可积极与高等院校、公共图书馆、社区、消防中队、医院、派出所等进行联动,比如在学生晚自习放学之后,由物业护送学生回家,确保其路上安全;在特殊时期,家长可与学生一起为困难民众捐款捐物等。

  (2)不定期邀请优秀校友、行业成功人士等到校开展以安全、防欺凌、生涯规划、生存技能、阅读、爱国等主题的讲座,以此来通过了家校社合作,给予学生向上的力量,丰富其社会知识,使其在今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3]。

  3.3家园共育

  (1)借助互联网平台,强化家长、学校间的沟通、联络,提升家长对教师、学校的信任,给予学校必要的理解与支持,统一好教师、家庭对学生的各项要求,携手完成各项教育工作;优化家访方式,按照“学生迎接”→“教师汇报”→“加长反馈”→“互动交流”的过程来完成家访,营造一个较好的家访氛围与环境,各方就学生的问题来进行细致的讨论与解决,共同辅导学生的健康发展[4]。

  (2)鼓励家长走入校园,参与到各项教育活动、校园管理中,比如设立家教会,让家教会成为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就校园基础建设、校园发展举措、学生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意见,以此来提升学校各项举措实施的合理性,这利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

  (3)由家委会成员来负责学校的部分后勤工作,秉持着自愿的原则,每周一到周五安排家长轮流值班,负责早晚上学、放学期间,在学校路口、红绿灯处维持交通秩序;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扮演志愿者,提供系列服务。

  结语:综述,文章就双减背景下的初中阶段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探索与研究进行了综合的论述,强调了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建议给与其足够的重视,从学生的根本需求出发,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奕.区域性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20,(7):4.

  [2]张宝娟,邢荣芬,马茜芝.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家校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及实现路径[J].2021,(9):37.

  [3]张立刚,韩晓勇,王丽萍.新高考背景下家校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读天下:综合,2018,(19):1.

  [4]项海刚.探索家校社协同的上城"双减"之路[J].人民教育,2021,(21):4.

  

  

篇五: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议和意见

  实用文档

  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重要性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而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16周岁的农村籍未成年人。

  家庭、学校、社会是留守儿童教育关爱的共同体。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三者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共同构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网络,事关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意义重大。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学校要认真贯彻国务院、省政府文件、省教育厅精神,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协同家庭和社会,形成有效合力,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萍乡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明确“家、校、社”协同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的目标任务

  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在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促进全面构建“家庭尽责、源头预防、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关爱保护留守儿童体系,协助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制,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留守儿童接受的学校

  标准文案

  教育质量明显提高、课外活动得到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得到妥善安置,留守儿童成长、教育环境更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身心更为健康。

  三、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在协同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中的重要作用

  1.建立一个学校留守儿童信息动态管理平台。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建立本校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摸底,一人一档,如实记录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心理状况、生活状况、家庭状况和监护人状况等情况,并根据情况变化对数据适时更新,实行动态监测。各中小学校要确保对留守儿童关爱缺失的风险和隐患掌握全面、报告及时、关爱到位、处置妥当。要重点排查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家庭生活困难、存在学习或心理问题、无监护人、身体残疾等留守儿童,及时发现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分类教育关爱与保护,精准施策。省教育厅将建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公共平台,为分类开展关爱保护、分享交流经验提供服务。

  2.建立一个学校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阵地。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积极整合学校资源,对闲置校舍或图书室、活动室、心理辅导室、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功能室进行改扩建,并配备完善必要的学习生活、文化娱乐、心理辅导、网络通信等方面的设备器材,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为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文体活动、心理抚慰、安全教育等综合服务。组织学校留守儿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培训、心理团体辅导训练等,加强留守儿童兴趣培养,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实用文档

  3.建设一支学校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队伍。建立由学校党员干部、班主任、教师等组成的留守儿童“代理家长”队伍,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与留守儿童建立固定的关爱联系,使孩子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教、成长有人导、心灵有人抚。“代理家长”要做到“五个一”,即:每天辅导帮扶学生作业一次、每周与帮扶学生谈心一次、每月与帮扶学生父母或监护人至少联系一次,每半年对帮扶学生家访一次。加强对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学校教职工的专题培训,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关爱照料留守儿童的能力。鼓励引导行政机关党员干部、“五老”人员、热心人士、爱心家长、志愿者等,充实学校“代理家长”队伍。各县(区)、市直学校应将教育关爱工作列入教职工绩效考核范围,对长期从事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教职工,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时应予以倾斜。

  4.建立一套学校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资助政策,确保留守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留守儿童较多的中小学校应将留守儿童教育需求纳入教学计划,开发校本课程,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人格品质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应注意教育方式,不得将留守儿童标签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每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要密切关注留守儿童思想动向,及早发现并纠正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学校全面使用《江西省中小学校学生安全提醒教育每日一播》,定期邀请公安、消防、卫生、计生、心理等部

  标准文案

  门专业人士,加强对留守儿童在防汛、防火、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增强留守儿童尤其是留守女童的自我防范意识,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安全常识。建立重点时段排查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重点时段儿童伤害风险排查、防控、报告等制度,特别要全面加强对寒暑假等重点时段、重点事故点和重点对象的排查,有效预防和控制农村留守儿童伤害事故发生。建立强制报告机制。学校、幼儿园及其工作人员要履行报告责任,在工作中发现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寄宿制学校要完善教职工值班制度,落实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学习生活、心理辅导等工作制度,形成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常态化、长效化。

  5.完善一系列学校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条件保障。要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确保有需求的适龄入学留守儿童能全部入住。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完善寄宿制学校图书室、学习室、亲情电话室、娱乐活动室、课外活动场地等,同时在宿舍生活、用餐、小组学习、课后作业、课外活动等环节,模拟家庭情境,提倡“校中建家”,注重培养留守儿童自主生活和自主管理能力,弥补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不足,让留守儿童在住校期间感受家的温暖。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认真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各项政策。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加快扩大城镇义务教育容量,提升城镇教育承载能力。按照“一人一籍、籍

  实用文档

  随人走”原则使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做好随迁子女的学籍转接和管理工作;落实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输入地参加中考、高考政策,消除随迁子女就学障碍,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能够随父母进城上学。

  四、积极协同家庭和社会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1.积极引导和督促留守儿童家长承担主体责任。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向家长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江西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江西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告知家长和学校各自应履行的职责,增强家长自觉履行监护主体责任的法治意识。通过上门培训、送教下乡、编发家教资料、留守儿童公共网络平台等方式,向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授课、宣传咨询和教育培训等活动。要加强沟通联系,督促家长和监护人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切实担负起假期安全责任。要督促和指导外出务工家长平时要以各种方式经常关心留守儿童,协助学校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和安全管理,努力化解留守儿童成长中遇到的问题。2.强化家校合作促进协同育人。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制度化的家校合作机制,完善家长委员会组织和功能,家长委员会成员中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应占一定的比例。通过家校合作机制,加强留守儿童与受委托监护人、外出父母的有效沟通。通过电话、视频、微信等方式,搭建“亲情关爱”平台,适时播报交流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等情况和父母在外工作、生活情况,打造留守儿童与家长的“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

  标准文案

  增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情联系。建立假日期间定期家访制度,加强寒暑假期间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利用节假日在留守儿童父母相对集中的务工地召开家长会,如实向家长通报留守儿童情况,动员家长回乡创业,指导外出务工家长以多种方式经常关心留守儿童。

  3.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控辍保学。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控辍保学工作,落实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和书面报告制度,发现学生逃学旷课、辍学、存在监护缺失或不良行为等风险隐患的,要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取得联系,提醒督促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做好劝返复学工作;对于劝返无效的辍学学生,要及时书面报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并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进行标注,在义务教育年限内为其保留学籍,依法采取措施劝返复学,尽最大可能控制留守儿童失学。

  4.积极协同党政部门、群团组织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开展工作,争取民政部门对学校关爱保护工作的支持,特别是要将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学生纳入社会救助政策保障范围。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为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关爱阵地的建设运转、活动开展等,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要积极争取人社部门支持,增加专兼职人员,解决学校教育关爱保护留守儿童人员不足问题;同时,把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作为教师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的重要业绩,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要积极争取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支持,依托群团组织现有服务阵地、志愿者队伍等

  实用文档

  优势和力量,积极为留守儿童提供假期日间照料、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教育关爱服务。要积极争取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专业社会工作者等社会力量支持,引导他们与学校留守儿童结成爱心帮扶对子,为留守儿童奉献爱心。要依托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阵地,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关爱保护。推动有条件的地方由政府购买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公益服务。有条件的中小学可派教师到乡镇(街道)、社区(村)公共服务平台兼职,为留守儿童提供公益性教育关爱服务。

  五、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实施保障

  1.加强督导评价。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各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把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对下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并适时开展督导工作;将关爱保护工作作为挂牌责任督学工作的内容之一,对学校实施经常性督导。市教育局教育督导部门将把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列入对各县(区)政府督导的内容。

  2.加强典型推广。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会同有关单位,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宣传、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宣传,强化政府主导、全民关爱的责任意识和家庭自觉履行监护责任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理性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宣传报道先进典型,营造协同育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

  标准文案

  校要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宣传推广先进典型;相关经验做法和具体实施方案,请及时报市教育局思品科。市教育局将适时开展创建留守儿童教育关爱示范区、示范校活动,并遴选一批典型做法逐步推广。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示范校创建工作,充分培育、挖掘和提炼先进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对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不力、措施不实、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实用文档

  萍乡市教育局办公室

  标准文案

  2017年2月28日印发

  

  

篇六: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议和意见

  “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与探索

  作者:张生张琼元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第12期

  【摘要】“双减”政策的最终目的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实现这一目的需发挥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作用,并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本文提出了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双减”政策;家校社;协同;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1)012-008-03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主要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聚焦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推进育人共同体建设。

  “双减”之前,育人责任过多堆积至校外培训机构,以致本该校内教育体系和家庭教育发挥的作用被校外培训机构替代,过度追求学业成绩,增加家庭负担的同时加重了家长焦虑情绪。由此,“双减”表面为校外培训机构的裁减,其最终目标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创设良好的教育生态。

  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1.不同家庭面临的困难存在差异

  调研结果发现,82.8%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了困难,17.2%的家长认为没有困难。

  在家庭教育遇到的困难方面,城镇户籍家庭遇到的最主要的四种困难是“自身工作忙,没时间”(41.8%)、“不知道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方法”(38.8%)、“有问题时找不到求助途径”(35.7%)和“家庭成员针对孩子教育问题意见不一”(33.7%)。农村户籍家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是“自身工作忙,没时间”(50.0%)、“不知道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方法”(37.5%)、“有问题时找不到求助途径”(37.5%)和“与孩子冲突多”(37.5%)。

  家长自身工作繁忙,缺失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以及求路无门是共同面临的问题。但是城市户籍家庭由于受到周围社会经济环境和繁杂的网络信息影响,家庭教育意见更容易出现分歧。农村户籍家庭则是家长与孩子的观念不一致,导致冲突较多。

  同时,调研结果还显示,单亲家庭遇到“与孩子冲突多”和“不知道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方法”两种困难占比最高,为66.7%。

  2.“双减”后家长更关注孩子的心理

  “双减”政策出台以后,家长更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三个方面:心理健康(81.3%)、素养(75.0%)、成绩(71.1%)。同时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最希望获得“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知识和能力占79.7%,“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知识和能力占78.1%,“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占77.3%。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是家长最重视也最希望提升的,这与目前孩子学业负担重、心理压力大有极大关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长的关注点逐步从学业成绩转向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认识到树立正确教育观念的重要性。

  3.学校开展的家庭教育较有成效,但社区层面补给能力缺失

  在家庭教育指导效果上,大部分家长认为学校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所帮助,占比69.4%。其中认为有很大帮助的占16.3%,有较大帮助的占18.4%,有一点帮助的占34.7%。

  社区组织活动方面,仅15.3%的家长所在社区开展过儿童活动,13.6%的家长所在社区邀请过专家进行家长培训。社区设施配备方面,仅1.7%的家长所在社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中心,15.3%的家长所在社区提供公共图书馆,22.0%的家长所在社区提供活动室。

  目前,家长对学校开展的家庭教育较满意,但是社区层级的补给能力缺失,这与社区教育未得到应有重视、社区管理能力较低,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因素有关。“双减”政策颁布以后,孩子的空闲时间增多,社区作为孩子周边最接近的社会资源,应充分发掘其教育资源潜力。

  4.学校在线学习平台欠缺,未发挥信息技术在家庭教育中的优势

  “双减”中明确提出利用优质的学校网络平台,免费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料。但目前大部分学校欠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意识,对信息化教育平台方面的认知处于空白状态。仅16.3%的学校提供免费线上学习平台,学习资源覆盖全学科的比例不足半数,为45.2%,孩子每周使用线上学习平台的频率多集中在两次及以下。

  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学习平台,能够促进优秀的师资力量、课程资源、服务资源在区域内流动,拓宽优秀资源边界,有效缓解学校和家庭对优质资源供给不足的担忧,减轻家庭教育负担,共享优质资源。

  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赋能家校社教育新生态

  首先,各层级需建立科学、统一的育人理念。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应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统筹全社会优质资源,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其次,明确各方在协同育人过程中的职权范围。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增强顶层设计,建立家校社协同机制。学校发挥主体作用,减轻孩子在校作业与考试负担,丰富校内教育体系供给;家庭应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厘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边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社会提高其支撑能力,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建立社区教育管理机制。

  最后,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教育新生态,增强各层级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政府应统筹建设家庭教育信息化共享服务平台,创建家庭教育专业指导团队,提供线上家庭教育指导相关服务。社会有资质的第三方企业提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引入市场上较为成熟的服务模式,通过海量数据算法,深度挖掘家庭行为记录,分析家庭需求,精準评估家庭情况,整合优质内容进行个性化推送。学校开设专门的家庭教育服务模块,提供高质量教育线上课程和优秀教师资源,以及个性化、专业化、精准化的在线咨询服务。

  通过技术手段调整教育资源供需之间的匹配度,以在线服务的方式将课程内容、优秀教师、个性服务、经验分享向薄弱学校与地区输送,进一步扩大各类型优质教育服务辐射范围,促进家庭教育服务均衡发展。

  2.实现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的供给平衡

  协同育人机制需明确兜底界限,服务覆盖社会全体对象。目前,我国不同地区家庭教育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少农村、贫困地区是家庭教育指导“遗忘”的角落。这些地区大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学校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家长受教育水平偏低,是家庭教育指导的“盲点”地带。因此,构建协同育人机制需明确兜底界限,覆盖社会全体对象,坚持补偿性正义原则,将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纳入家庭教育重点服务地带,均衡家庭教育服务地区之间的供给,使所有家庭享受到家庭教育指导的公益性服务。

  细分家庭教育服务内容,兼顾共性与个性需要。现今家庭教育服务大多提供普适性指导,仅解决一般性问题,但实际上不同家庭存在一些特殊需求。譬如一些“内卷”程度较为严重的家庭,应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一些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应注重亲子关系解决。因此,需对家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度调研,依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性别、性格特点、家庭背景分层,提取共性问题,分类个性问题。明确不同群体的家庭教育服务需求,提供精準有效的家庭指导。

  3.加强线上线下统筹,实现优质资源流动

  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聚合各类教育应用,推动平台开放协同。“双减”政策同时聚焦校外培训行为、校内课后服务与协同育人三大模块,各地方可利用大数据优势,通过“互联网+”等手段,构建涵盖校外培训管理、校内课后服务管理、家庭教育服务和线上学习服务等应用的多元服务平台。

  校外培训管理应用模块可公示相应主管部门,确定分类标准,明确审批流程,更新“黑白名单”。同时,所有培训机构应公示从业教师及从教人员资格、课程信息、班级开设情况、收费项目和标准等,随时接受家长的监督。

  校内课后服务应用模块可让各地方统筹学校业务,构建覆盖课程管理、选课排课、评价监管、第三方机构管理等全场景的课后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按需匹配,增强灵活供给能力,完善课后服务管理闭环。线上学习服务应用模块除了提供免费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以外,可增加创新性评价工具,实现在横向上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纵向上支撑各学段全过程纵向评价。同时试行纸笔测验线上化以及自适应测验,发展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教育评价,实时反馈孩子不同阶段的学习进展,逐步精准培养每位孩子个性能力,诊断孩子知识掌握状况。

  家庭教育服务应用模块以家长需求为导向,提供专业问题诊断和家长自评工具,以数据驱动的方式,智能识别家庭基本特征,利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寻找问题症结,深度诊断家庭情况,提供实时、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同时,对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在线专业团队线上咨询服务。以信息化手段提高家庭教育服务能力,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力。

  以信息技术赋能协同育人机制,促进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深度融合,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双线并行,打破优质资源集中的局限性,实现优质资源全要素在社会范围内流动,精准对接供需关系,拓宽育人服务范围,提高服务的可及性与高效性。

  参考文献

  边玉芳.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读懂孩子与走出中国式育儿悖论[J].探索与争鸣,2021(5):19-22.

  边玉芳,张馨宇.新时代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内涵、特征与构建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21(1):20-25.

  

  

篇七: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议和意见

  家校社同合作共建育人摇篮----浅谈初中阶段协同育人经验

  “协同教育”是指在现代教育观念特别是素质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教育资源、教育力量彼此主动协调,积极合作,形成合力,实施同步教育。

  做了十几年的班主任,我深知5<2的含义,即学校五天的德育效果远不及双休日在社会家庭中的影响。因此为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更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形成,我坚持“以学校为主导,力求家长配合,争取社会支持”的原则,主动协调各方关系,充分挖掘家庭、社会的各种潜在的教育力量,相互沟通信息,加强交往合作,协同进行教育,形成了“家校社合力,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一、以学校为主导,发挥德育教育中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直接场所,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道德品质从学会做人开始。

  因此我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第一节班会课我就提出让学生谨记的几句话:

  1.每天进步一点点,每次只追前一名。

  2.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3.今天我以附中为荣,明天附中以我为荣。

  4.每天临睡前想一想:我今天收获了些什么?

  5.有老师在,学生能做好,这个老师是基本合格的;有老师在,学生还不能做好,这个老师是不合格的;没有老师在,学生也能做好,这个老师是优秀的。

  提出以后要时不时地提醒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习惯,这样,作为班主任,管理起来就轻松多了。

  其次,我充分利用午读时间,带领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先给学生解释每句话的含义,然后集体诵读直至背诵。

  在我接手之前,有老师曾经埋怨:现在的学生真不像话,对老师一点都不尊重,总是直呼老师姓名,更有甚者给老师起外号。在诵读《弟子规》“称尊长,勿呼名”这一句时,我问学生“在称呼长辈时,能不能直呼其姓名呀?”“不能!”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听到此类怨言了。

  再次,通过《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指导和训练学生的日常行为,采取“勤跟、严抓、互帮、齐管”等方式方法,在班级中随时提醒、帮助一些不够自觉的学生尽快步入正轨,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对表现欠佳的学生及时指正。通过有奖有罚,使得学生在自我实践中深有体会,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班容班貌大大改观,班风好纪风严学风浓,整个班级呈现出一派比学赶帮的良好势头。

  二、力求家长配合,确保家校联动机制长期有效的运行。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赖以生活的地方,家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在加强学校主导教育的同时,我主动争取家长的配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很好地完成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和主动性衔接已成为现代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开辟了多种渠道,创建家校合作的良好机制。

  1、成立家长委员会,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家长委员会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桥梁。为了及时反映多数家长的意见与呼声,我每接一个新班级,结合《学生注册表》先了解学生家长的工作单位,再从言行上细心观察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然后通过电话访谈,选定三两个责任心强,有一定的理论文化知识而又热心于教育,鼎力支持学校工作的家长作为家委会的成员,正式成立本班的家长委员会。今后凡是涉及到家庭方面的教育和管理,我都与家委会的几个成员商量讨论,以便于更好的管理学生假期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防火、防雷电、防溺水和交通、用电等的安全教育。由于措施到位,即使在2020年特殊的寒假里,我班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成绩等都得以长足发展。

  2、不定期召开家长会,多种形式,因势利导。

  根据学校德育工作安排,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以年级为单位,采取先集中后分班的形式。集中时由学校领导讲话,以宣讲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各个阶段的工作目标为主要内容。然后以班为单位,家长们回到各班教室,听取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近期学习生活情况的汇报。这就体现了针对性,切实帮助家长和学校一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时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家长参与班会课,比单独说教更有效。

  现在的学生,就其心灵的一翼——“情”来看,很多患有“情感冷漠症”。他们在家冷眼横对他们的父母,认为所有人对他的付出都是应该的。针对上述现状,我及时召开了一次由全班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的班会课《体悟亲情,感恩父母》。全班52个学生,来了92位家长,有些爸爸妈妈都来了,有些爷爷奶奶也来了,整个教室虽坐得满满的,但却雅雀无声。两位班干部的精彩主持,全体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孩子们争相抢答以及孩子与家长的互动,一个接一个的环节紧紧相扣,把整节班会课推向了高潮,气氛非常热烈,有好多家长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4、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提高教育效果,改变教师单一的管理模式,我还实行了家长进班看晚自习的活动,协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这样便于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生活,观察自己孩子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增加教育的针对性,发挥家校联合机制的最大效应。

  5、打破千篇一律的家访,拉近老师和家长的距离。

  家访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学生家里,可以是家长单位,可以是街上,也可以是电话访谈。实践证明,鼓励性和引导性加灵活机制的家访,使家长明白了“蹲下去与孩子谈心”的重要性,和“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的必要性,不但能使家长及时详尽地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现,也使老师及时掌握了学生在家的重要信息。

  三、争取社会支持,努力营造协同育人的浓郁气氛。

  学生除了受学校、家庭的影响外,还要接触社会,受到社会的各种影响。而这些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扩展和拓宽。因此,我组织学生参加了一些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比如“美丽家园,清扫街道”,“保护母亲河,从我做起”,参观“敬老院”,“田园庄亲子活动”等。这一个个看似小小的活动,使得教育生态发生了改变,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问候多了、埋怨少了,笑脸多了、指责少了,收获多了、委屈少了,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浓郁氛围,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篇八: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议和意见

  指向学习力提升的家校社协同共育策略

  研究

  摘要:随着家长、社会的意识觉醒,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入有了很大改观,推动学校教育体系的重构,特别疫情期间,线上课程、网络教育的兴起,更是将教育的边界模糊化,新的教育格局正悄然发生改变。许多学校已经从文化构建、课程实施、活动开展等方面开始尝试引导家庭、社会、学校进行融合共育。需要做好系统思考、提前谋划、多方协调、情感维系、课程(活动)统筹等系统性工程,融合家校社甚至网络教育的培养体系,有效提升以中小学生(业主子女)为主的成员的学习力,值得每一个教育者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学习力提升家校社协同共育策略研究

  随着3.0时代学校的来临,教育逐渐从单纯依靠学校的教育走向由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伴随着学习型社会概念的提出与明晰,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家庭得以不断建设。人民日报在《上好家庭教育“第一课”》刊文中指出,家庭教育应是整个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更应有机整合、融合。一系列央媒发声,来源于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过程中,处于势单力薄的境地,家长将一切教育的希望与功能寄托在学校、教师身上,但凡孩子的教育出现些许问题,便连同社会共同抨击,这使得学校、教师有些不堪重负,也违背教育规律。

  毕竟在小学阶段,是品德、习惯、兴趣收获的重要时期,而这些往往都来源于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而能力收获、见识增长、素养提升等方面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作用产生因变量,才能让孩子真实成长产生自变。在真实的育人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有独立存在的空间、时间,也会有重叠、交织的时刻,相互游走在彼此边界,教育的参与者缺少了主动发现与作为,就会使得教育存在了诸多空白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协同育人过程中,家庭、学校担当主体性责任,小学阶段家庭占的比例更大,但家庭却无法担当串联起学校、社会教育的重任,因此学校有义务乃至责任衔接、引领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协同融合实施。家校社共育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情况:开展的活动多,但系统性系列开展的活动少;结合时机、节气开展的课程多,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课程少;单方面着力的活动多,多方配合共建的活动少;学校主动思考的多,家庭成员、社会参与者思考的少。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单纯依靠学校力量,要想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品质与效率,可谓是杯水车薪,需要做好系统思考、提前谋划、多方协调、情感维系、课程(活动)统筹等系统性工程,融合家校社甚至网络教育的培养体系,有效提升广大学生(业主子女)的学习力,值得每一个教育者思考和实践。

  一、聚焦“学习力”,不致教育供需失衡

  在家校社协同共育实施过程中,孩子的发展起源于家庭、发展于学校、终于社会,在现今乃至未来的学习系统框架下,很难产生个体协调发展和系统有效的互动。许多时候,我们尝试以学生为中心,却发现很难达成共识,也很难基于某个主题深度开展教育长效联动实施,社区只开展针对居民子女的活动、家庭只开展针对子女的教育,也就只涉及学的内容,而缺少了“教”和“育”的引导,会让教与学的供需失衡;另一方面,学生在狭义范围内是指学校或类似的空间接受有针对性培养的人,但当学生走出学校、走出特定的学习场域,所承担的角色和享受的义务与“学生”这一角色不尽相同,可能会使其接受到的学习内容反复重复,家长、居民的学习理解得不到提升,这也会弱化社区、家庭教育的作用;第三,在真实的家校社教育对接工作中,除了针对学生、居民子女的教育内容,还会有涉及家长、社区居民如何开展教育、如何提升教育指导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可能引起家校社教育的狭隘化。因此,聚焦“学习力”,更有利于家、校、社联动,根据自身的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产生互补性作用。

  学习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学习毅力三个组成要素。学习力代表了个人或者团队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不断强化知识学习,并

  不断转化成素养与习惯的过程。家庭、学校、社区的学习力提升,既指针对群体的学习力提升,但重点主要放在通过家长、教师、社区成年居民的学习力、教育理解力、培育人的水平的提升,更好激发居民子女、学校学生的学习力提升。学校在这一过程中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学校引领的家校社协同共育,需要首先明确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义务,以及潜藏的教育资源。基于自身教育理念,不断强化学校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社会教育意识、提升能力,引导所有可能涉及到的社会成员开展引领助学,挖掘并整合好家庭与社会教育资源,主动衔接起周边社区和家庭,开发并推进家校课程的实施,将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展览馆、教育基地等资源转变为可以开展教育的活动与课程,进行建构实施。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只作为学习的要求者、旁观者,还要作为学习者、参与者,从自身学习力提升,引导子女学习力提升。在此基础上,家校课程可以广泛开发实施,同时引导家庭开展社会实践,并评选魅力之家,学校更可以定期走进社区开展针对居民、子女的教育“智慧之约”。从外围各自的育人课程与活动,到内围相互沟通融合开展,最后聚焦学习力产生联动效应,这样的建构过程,不会倚重于某一方面,而是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并进行劣势互补,使得家长、教师、学生、社区居民、居民子女能够聚焦学习力的提升,开展真实有效的学习建构与活动,使得学校真正成为社区中的学校,推动社区、学校、家庭育人理念深层发展、育人成果不断显现、共育效率逐渐提升。

  图三:家校社“三环一中心”协同共育架构

  二、构建统整性、全域性的协同学习

  除了学校、家庭、社区在各自范围内,依据相关要求和自身发展需求开展的教育任务外,还需要有综合统整性学习。指向学习力,也必然涉及家校社成员的协同学习。根据JamesA.Beane根据课程统整理论,课程的统整可以分为知识统整、课程设计层面统整、经验性统整、社会性质统整。家校社可以将涉及领域与内容进行计划和规划,统一目标与实施途径、策略,将知识、经验、社会等内容进行统整实施,开展全域性、整体性的学习。

  构建提升学习力的体系过程中,往往存在协同度不高,学校教育“一家独大”等现象。站在学习力提升的角度,学校、家庭、社会应是各司其职,“五育并举”

  不仅仅是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应有效落实。在协同共建、学习主体性、成果分享等方面,研究合作共育的方式与机制,不至于出现“学校教育家庭化、家庭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学校化”等错位的情况。基于学习力的提升,学校可以引发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善学、善思、善辨的校风、学风,家庭需要融入学习之中,主动开展乐学、好学、善学的家风,社会基于实践性学习,共同以“立德树人”为引领,承担起学习力提升的重任。

  三、家、校、社教育壁垒的弱化与融合

  各版块的教育通常会有明显的时间、空间界限,也会有开展内容的明显分化,通常各自坚守在自己的阵地,很少关注自己与对方学习目标的协同、学习内容的融合和学习空间的共享。

  (一)家校社功能性集中与分化

  许多时候,我们观察到学生在学校中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回到家后的任务就是学习,到了培训机构的内容还是学习,这样的学习力指向过于集中,多方都倾力于升学的考试,聚焦于“学业测评”,孩子的教育被拉到了无限狭小区域。国家既然提出“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也明确了“五育并举”的培养方针,那么家庭、学校、社会还是需要静心思考,根据未来“人”的发展需求,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指向。同时也要做好细分,如该是学校开展的不低于一课时的劳动教育,需要真实地进行,许多在家庭里和社会上实施的劳动教育,学校教育是无法弥补,家庭和社会也要做好细分并有效实施。

  (二)发挥学校引领作用

  学校与家庭、社区有着原生紧密的合作关系,甚至是契约关系,社区许多居民的子女可能会在学校里或者曾经在学校,家庭与学校合作共育的效率也决定了社区学习力和办学高度。我们会看到优质品牌学校的周边,一般也会有高学习力的家庭和社区。学校教育有着许多交流、深造、专业引领的机会,要不断加大学习力度,发挥好自己的专业性,起到引领作用,让家庭教育更符合教育的规律,与社区开展教育内容的共建,发挥自身作用,反哺学校的教育顺利、高效实施。

  (三)寻求共育融合点

  家校社有许多可以共通融合的点,我们却容易忽略。例如,学校布置家庭作业,往往是千篇一律,在一个班几乎是都是同样的作业,而另一边,家庭完成作业的情况也都不尽相同,有的家庭子女能够自觉高效完成,而有的则存在拖拉、方法不当等问题。学校需要引导教师布置怎样的作业,布置什么作业最能有效提升学生成绩。同时,学校又要引导家长如何督促、指导孩子完成作业,哪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可以利用微信等方式,通过冲关激励、游戏化等方式,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家庭作业的功能与作用,对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反馈,不断反复,提升家校共育质量。当然教育中还有更多可以融合的点,需要我们挖掘和建构。

  四、中层融合的学习系统建模

  对于最外层家、校、社各自开展的课程与教育内容,是基于自身认识和实践努力进行的,各自卓有成效地进行才能夯实学习力提升的根基。在此基础上,重视学校教育外的教育形态,基于互补的前提下,有意识地设计具有融合度的学习内容,逐步建立起中层融合的学习模块,长效实施,是学习力多元、深度提升的重要保障。

  (一)整体性协同学习特征

  推动家、校、社整体性协同学习,难度是比较大的,需要考虑协调的内容很多,例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资源什么时候利用,怎样为学校、家庭的某一培养目标共同服务;轨道公司不可能主动联络学校开展相关学习,学校如果没有相关的学习计划和提前沟通,也很难实现轨道运输方面内容的实践学习等等。可以建立协同学习的统一性特征及流程,达成构建学习的共识。

  基本流程

  推进原则

  理念引导

  活动支持

  学习层次

  场域安排

  1.目标融合

  内容互补

  技术支持

  主办方

  融合

  核心

  设计素养导向

  信息场域

  2.深度互动

  问题聚焦

  资源整合

  联动多方

  现场参与

  深度学习

  学习场域

  3.思维提升

  思维脚架

  任务建构

  学校

  引领提升

  优势智能

  思辨场域

  4.多场联动

  双边基础

  价值引导

  多边沟通

  技术体验

  场景学习

  场馆场域

  5.成果分享

  成果预设

  分享

  主办方

  发布平台

  成果意识

  分享场域

  总结

  (二)教育环节设计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与渊源,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成员素质提升根本保障,他们决定着学校教育的环境条件。以学习为引领的家校社协同学习体系,将家校共育、校社联合、家社互通、家校社联合共育等板块工作进行统筹规划,规划出家长志愿者、家长“论坛”、家校沙龙、“魅力之家”、社区研学、社区课堂等课程群,通过家长、教师、社区人员的能力、水平、技巧等提升,共建阶段培养目标,营造出共商、参与、合情、创新的学习氛围,形成良性发展。

  (三)统整课程资源,综合开发与运用

  如果基于学习力提升,社区教育是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终端,应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家庭教育在启蒙教育、家风建设、德育和家庭成员特长教育等板块有着先天优势,需要极大配合好学校教育,开展好协同共育工作。学校担当起应尽责任和义务,主动开发可以综合运用的社区课程资源,引导家校共同开展。通常将最核心的资源放在最里层,这层课程资源课程长期引入学校,或者学校可以长期融入参与教育活动。外围的资源通常适合家庭、社会组织的游学或社会实践,学校也可以结合自身课程进程审时度势选择开展。

  (四)家校社智库建设

  教育智库的建设,可以对后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活动给予有效支持,智库的序列化也能更好推动学习活动构建更加具有整合性。例如:当学习三年级语文课文《赵州桥》时,某位社区人员或学生家长是桥梁设计单位人员,并不一定是三年级学生家长,则可以提前联络,将桥梁科学与语文核心素养一并达成,这是单一学科教师无法达成的。学校也将针对社区、家庭的讲座、活动不断收集梳理,在平台留存,不断更新,开发成可在线浏览的视频、讲稿等,为家长和社区居民提供更多培养案例。家校社更可以共建一张资源网络图,囊括即时提供的师资、课程、活动、视频等资源,形成可操作性强的学习资源包,便于综合利用开展。

  五、构建模块化的共育评价任务

  学习力提升需要运用评价工具测量和反馈,但家校社各方往往也很惧用评价。学校担忧引起家长的不适感;家庭担心评价公开与反馈,引起进一步焦虑;社会担心评价会使得工作量巨大,使得工作无法持续。构建基于版块工作的模块化评价任务和测评工具,引导结果评价专项过程评价,由单一目标的评价转化为多元目标的测评,积极推进正向的评价措施,将高站位的理念转变成能落地的任务。如开展“魅力之家”的评选,将家庭学习任务通过过程记录、影响印证,融合社区开展实践活动并鉴证,在一个阶段后给予家庭的评选,可以由学校和社区共同主办,并在学校、社会开展成果册的巡展,鼓励更多家庭主动提升学习力,提升社区文化软实力,助力学校教育更高质量开展。只有当评价不成为一种负担,真正成为正向激励,才会让所有参与着放下包袱,积极融入。

  参考文献:

  [1]翟博.上好家庭教育“第一课”[N].人民日报.2016.10

  [2]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20.11

  [3]施久铭董筱婷.让家校社协同回归“育人”初心[J].人民教育,2021.06:36-39

  [4]赵建素.家校共育家风建设的创新策略研究[J].理论研究,2021.03:138-139

  

  

推荐访问:家校社协同育人建议和意见 育人 协同 意见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