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源文库网

帆源文库网 > 范文大全 > 发言稿 > / 正文

县域经济工作发言材料3篇

2022-09-17 14:45:02

县域经济工作发言材料3篇县域经济工作发言材料 强县域工作会议、推进会讲话汇编 1.在县域经济高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2-2.在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县域经济工作发言材料3篇,供大家参考。

县域经济工作发言材料3篇

篇一:县域经济工作发言材料

县域工作会议、推进会讲话汇编

  1.在县域经济高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 - 2 - 2.在县域经济发展推进会上的讲话 ............................ - 16 - 3.在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 - 24 - 4.强县域工作推进会议讲话素材 .............................. - 42 - 5.强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讲话素材(一)

 ...................... - 43 - 6.强县域行动工作推进会讲话素材(二)

 ...................... - 45 - 7.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讲话素材(一)

 ........................ - 48 - 8.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讲话素材(二)

 ........................ - 52 - 9.县域经济工作会议讲话素材(一)

 .......................... - 55 - 10.县域经济工作会议讲话素材(二)

 ......................... - 59 - 11.县域经济工作会议讲话素材(三)

 ......................... - 63 - 12.县域经济发展大会讲话素材(四)

 ......................... - 65 - 13.县域经济工作会议讲话素材(五)

 ......................... - 67 -

 在县域经济高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市委、市政府研究,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县一级承上启下,要素完整,功能齐备,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现阶段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乎着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关乎着能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关乎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能否顺利推进乡村振兴,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全面协调的发展,是一个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一个城乡融合、整体推进的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从土地承包、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到解决温饱的问题,再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一步的发展都与县域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我省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顺势提出并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实现了强县目标,取得了不同层面、不同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县域经济发展到了今天,面对生态环境、资源约束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们必须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更好、更高层次的发展。

 。

 第二,要充分认识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基石。

 就我市而言,大量的人口在县域,主要增长动力也在县域。做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做好稳增长与惠民生的一个重要基石。当前,我们能否做好县域工作,能否以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是一个重要考验。同时,在新时代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破解“三农”难题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促进转型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稳增长惠民生的现实需要。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县域经 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潜力所在、空间所在、希望所在。

 我们要在新时代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就必须进一步壮大我市的县域经济,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在整体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而未来我市在新时代现代化区域经济建设中,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也将会越来越凸显。总体上,我市和全省一样,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处在一个关键阶段,也就是通过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整体实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做大总体规模的前提下,更加惠及民生,更加注重生态建设,更加协调推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准确把握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优势 (一)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是国家层面: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更加关注县域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到我省视察时作出了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的重要指示,明确了县域治理的目标任务、动力所在和路径选择,为我们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重点

 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国家不仅从政治上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更从国家政策措施上给予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动力。

 二是省委省政府层面:

 我省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出台了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具有鲜明的目标导向、政策导向、改革和要素配置导向,是一个在新时代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具有很强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性文件。

 三是国家部委层面:

 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主要目的是把县城打造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龙头,提出了四大领域 xx 项重点支持与扶持的政策,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在上一轮县域经济发展中,我们见识早、行动快,抓住了发展机遇,形成了今天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新时期,只要我们抢抓发展机遇,用好发展经验,用活发展政策,就一定能够在新一轮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新成效。

 (二)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优势。

 一是我市主导产业特色突出的优势。

 目前,各县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产业,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也都有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和遗址遗迹。可以说,从产业到文化、到农产品、到生态环境,处处彰显着县域经济特色。这就是我们当前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稳固、最广泛的基础。

 二是我市发展均衡的优势。

 目前发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各县(市、区)均衡发展,自然资源禀赋基本相同,产业培育的基础条件基本相同,形成的产业集聚基本相同,产业集聚发展路径基本相同。我市共有 xx 个贫困县,其中有 xx 个国定贫困县、xx个省定贫困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大家认真落实“xx”晋位争优目标,下足绣花功夫,一起实现了脱贫摘帽。这对我们整体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整体发展实力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

 三是我市城乡协调、三次产业比例协调发展的优势。

 近几年,我市强力推进脱贫攻坚,通过农村改革、农村产业发展、产业扶贫带动、拓展就业渠道、培训技术工人带动脱贫,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我市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发展,一产在不断壮大规模、提升质量的前提下,占比实现了逐年下降。二产在由小到大、由散到聚、由大到强的转变中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三产通过发挥我市的区位、交通、人口优势,实现了持续发展,从而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这一优势对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三)清醒认识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人均水平低。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看重均衡发展、人均指标。我市人均水平低最根本的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xx 年全市人均 gdp 居全省第 xx 位,仅为全省的xx、全国的 xx。

 二是创新能力较弱。

 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 xx,研发经费投入偏低。这是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关联的,是与我市企业的发展质量和创新意识相关联的。企业研发机构偏少,创新载体不足,全市仅有 xx 的企业单位有研发机构,

 企业核心技术攻关和持续创新能力较弱。

 三是投资的效益和质量还不高。

 目前,全市各产业集聚区亩均投入不足 xx 万元,亩均税收 xx 万元,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粗放型发展现象较为突出。

 四是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我市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明显短板,对外交通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相对闭塞,省际间交通联系方式单一、通道较少,内部交通也不便捷,制约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五是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能力亟待转变和提升。

 部分党员干部以开放加快发展的意识不强,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还有待提升,抢抓机遇谋划推进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三、抓住关键,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我市在前一阶段的县域经济发展中走在了全省前列。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抓住关键、奋发有为,确保在新一轮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省前列。

 (一)加快实施“五大行动”,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

 一是加快实施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行动。

 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行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工委)+公司”“政区合一+公司”、纯公司化等多种形式的管理运营模式,用改革适应发展,以灵活的体制机制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提升社会化服务的效率和效能,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要完善以亩均论英雄的工作推进机制,以考核的指挥棒倒逼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力争通过 xx-xx 年的努力,工业用地新上项目亩均税收达到 xx 万元以上,现有项目通过智能

 化改造、绿色化改造和企业技术改造亩均税收也要达到 xx 万元以上,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新上项目按照全省颁布的新标准来核定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要高水平做好新一轮产业集聚区规划修编。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发展方向、阶段性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因地制宜、成链集群打造特色经济版块。依法清理无效和低效利用土地,通过“腾笼换鸟”引进新项目、赋予新动能。加快落后产能和低效企业“腾笼换鸟”,为先进产能腾出环境容量和市场空间。要探索实施“飞地经济”。借鉴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先进制造业以及科研成果转化的先进经验,在项目落地和建设过程中,打破各县(市、区)、经济功能区等限制,利用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调节机制,实现共享、共赢发展。

 二是加快实施产业集群提速行动。

 以现有主导产业为基础,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产业链式布局为方向,突出龙头企业带动,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到 xx 年,xx 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力争主营业务收入全部超过 xx 亿元,不断壮大食品、先进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制鞋 xx 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要充分发挥好全省重要的化工产业园区的优势,坚定不移推进年产 xx 万吨乙二醇、年产 xx 万吨聚甲醛、xx 万吨醋酸酯等项目,以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进煤化工产业链集群式发展,向价值链更高、生产安全更可靠、产业产品的价值链方向发展。同时要紧紧盯住粮食核心竞争力,矢志不渝地坚持引进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和市场网络的大型知名企业,推动面粉精深加工业做大做强。要以印染产业园为载体,加快纺织服装向附加值更高、价值链更高的成品发展方向迈进,力争实现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超 xx 亿元目标。持续推动招商引资向招

 商选资转变,引进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发展。要进一步发挥环保电镀产业园平台作用,吸引更多的高端产品、高端用户和创新型电镀企业落户,形成以生态电镀为引领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集群。同时要加快生态食品产业园发展,围绕豆制品以及副食品加工方向,推进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要促进工量具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推动更多制造业企业在虞城落户。县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不断改善农资化工的产品结构,推动农资化工产业的整体提升和集群发展。同时,要依托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业,注重上下游产业链式布局,尽快形成集群效应,充分发挥带贫致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要抓住电子信息终端产品制造产业集群发展的机遇,注重培养、强化引领,力争形成新的产业集群。要在金刚石制品、工业产品转化,大颗粒人工钻石的创新研发、生产,人工合成金刚石等方面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延伸金刚石及微粉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巩固提升生产地位。同时要不断壮大生物制药产业集群。制鞋产业要在现有产能的基础上,通过创新以及设计研发机构的引入和鞋材市场的导入,引领制鞋产业从设计、到材料供应、到制作到包装、销售集聚发展。同时,努力在制造业精深加工走特精专之路上创造出新业绩。

 三是加快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

 坚持以枢纽经济为引领,以现代物流业和电商业为先导,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在今年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我市邮政周转量增长 xx,居全省第二位,全市电商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各县(市、区)要依托“三环九放射”市域快速通道,完善集疏运网络和物流体系,推动物流业链式布局、集群发展。要紧紧围绕服务业“两区”构建新产业,发挥县城的引领作用,促进现代金融、中介服务等业态集聚发展,形成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生态链,推动产业产品向中高端发展。目前,我们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

 优惠政策落实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都与中介服务不到位等紧密相关。要以县为单位制定未来五年的文旅发展规划,发挥各自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打造一批优质景点,塑造一批优质线路,创建一批国家(省)级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生态旅...

篇二:县域经济工作发言材料

  1.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

 要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 ...................................... 1 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教授刘守英:

 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4 3.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

 建立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 6 4.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蒋永穆:

 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 8 5.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洪乐:

 夯实根基方能振兴腾飞 ........................................... 11 6.北京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周美雷:

 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 ......................................... 12 7.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俊国:

 产业振兴必须依靠绿色兴农、质量兴农、科技兴农 ................... 13

 8.西华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徐雷:

 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共进 ................................. 14 9.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汪恭礼:

 探索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新路径 ............................. 15 10.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克俊: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发展县域经济 .............................. 16 11.江西师范大学讲师蒋婷燕:

 来自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启发 ................................ 17

 12.四川省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周学红:

 新型城镇化如何实现城乡战略互动 ................................... 18 13.浙江省嘉善县委党校科研室主任、高级讲师蒋星梅:

 农房改造集聚的“五步工作法” .................................... 19

 “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发言材料汇编

 要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并写入党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总书记在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作出了明确指示要求,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我体会,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高度重视,响鼓重槌、念兹在兹,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主要是基于三方面考虑。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城乡差距大是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如果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那就不能算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不符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三个阶段的安排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安排是协调契合的。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村正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一些过去的发展方式不适用了,原有的治理模式不管用了,迫切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乡村发展水平,使

 乡村迈进现代化的轨道。目前,我国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工业化、城镇化已经到了较高水平,完全能够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力度,有能力加大“三农”投入力度。

 总之,乡村振兴是贯穿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必须久久为功、持续推进。

 从各地情况看,当前乡村产业发展重点要解决四方面问题。

 多数乡村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农产品加工创新能力不足,工艺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产品供给仍以大路货为主,优质绿色农产品占比较低,休闲旅游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缺乏小众类、精准化、中高端产品和服务。

 一产向后延伸不充分,多以供应原料为主;二产连两头不紧密,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低;三产发育不足,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能力不强,农业生态功能开发不充分。

 一些农村供水、供电、供气条件差,道路、网络通讯、仓储物流等设施未实现全覆盖;产地批发市场、产销对接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等设施相对落后,物流经营成本高。农田灌溉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高标准农田建设比重仍然偏低。

 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大多是简单的土地流转、劳动雇佣和产品买卖关系,股份合作、利益融合尚未有实质性进展,小农户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不够。

 今后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重点是促进“一产提质、二产提档、三产提标、融合增效”。“一产提质”就是要推动种养业提质增效。“二产提档”就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三产提标”,就是要提升乡村服务业标准和质量。“融合增效”,就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新时代壮大县域经济、推进乡村振兴,核心就是要重塑工农城乡关系,扭转长期以来“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思维定势,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藩

 篱,做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真正建立起向县域倾斜的体制机制。

 亟须研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将县城或中心城镇产业发展作为重点,改善农村营商环境,引导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下沉重心,向有条件的乡(镇)和物流节点集中,实现加工在乡(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

 ·方面,培养本土人才,重点培育高素质农民和乡村实用人才。另一方面,吸引外来人才,破除城市人才下乡的制度障碍,建立城市专业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搭建乡村建设志愿服务平台,鼓励各类

 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创新、投身乡村振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允许在县域内开展全局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乡创业。如果把这个政策用足用好,就能解决大问题。

 要研究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快建立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多元投入格局,进一步提高公共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支出,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等。

 城乡差距大最直观,农民反映最强烈的是农村人居环境、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差大。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制度接轨的基础上提高农村标准,让农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

 加快推进户籍、就业、社保等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让进城农民平等享受医疗、教育、住房、社保等公共服务。

 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教授刘守英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高瞻远瞩,真正将农业农民和农村三位一体纳入考虑,明确了乡村的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实现乡村振兴,要站在乡村自身、城市化发展层面去精准施策。

 乡村振兴,首先要认识乡村。中国从近代以来,我们对于乡村的基本认识就是农民是穷的、乡村是贫的、农业是苦的。在这种思路下,我们希望通过外力的介入来使乡村得到基本改造。但乡村发展出现的问题,或许正是由于外力过多介入所致。这种外力的介入导致整个乡村的结构出现不匹配,导致一些乡村发展迟缓。

 传统的、健康的乡村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有机配合,农民从来就不简单的是一个单一的搞农业的人,同时还是一个工匠。这种双重身份,让乡土经济天然是农工混合的经济,乡村是一个超稳定的结构,同时由于农工混合,它的要素是在流动的。但现在,农业的利润率却越来越低、农业就业也越来越少,导致农业发展滞后于工业。

 因此乡村振兴要从结构上做文章,而不是简单将人运回去、将城里人弄到农村去,或者是继续按原有的模式,大规模地工业化,扩大城乡差距。要在理解现实的基础上认识乡村。

 当前的乡村有以下明显特征:

 真正靠农业收入的仅有15%;其次年龄分化导致代际理念不同,这个代际就是从80后开始的,农二代基本出村不再回村。因此在考虑乡村振兴时,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对策。

 过去人们是吃饱就行,现在对于健康,对于安全,对于消费的质量都有了更高要求,这要求我们要重新研究什么叫作农业。如果对农业的基本概念就停留在粮食、种植业,我们的农业就只能解决温饱,这样农业是不可能有希望的。要改变对农业内涵的认识,拓展农业的功能,多元化发展特色产业。

 首先村庄是整个乡村维系农民跟农民之间,农户跟农户之间,农户跟其他组织,包括村庄跟国家之间的一个关系网络。村

 庄的这个基本功能不灭,才能有乡村振兴。其次,村庄分为两类,一类是衰而未亡的村庄,一个就是现在活起来的村庄,未来乡村振兴实际是针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村庄分类施策。对于衰落未亡的村庄,要搞活,让它体面,这就涉及到提高乡村公共治理能力,让房子等基础设施完善体面、老人生活水平有保障、公共服务补齐短板。其三,村庄形态发生变化,中国传统的乡村形态由农耕半径决定,但现在整个农业的发展方式有变化,随着科技发展、农业机械化,整个村庄未来的半径在扩大,制度也在演化。第四,城乡关系主动发生变化,从上一轮的生产要素单向从乡到城,到资本下乡寻找机会,到后来新的主体和新的人进到乡村,带来土地资源需求的变化,由此城乡关系从单向走向互补,从割裂走向了融合。因此,搞好乡村振兴,要理解这些变化,从趋势中找机遇。

 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业如果搞不出名堂来,三产融合无从谈起,乡村振兴就没有希望。第一要认识到,重视农业发展,根本是要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工业化是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这种组合在城市可以做,乡村也可以做。因此,农业产业升级,就要让生产要素从低级到高级突破。

 比如,土地资产化股权化、三权分置等,让新的主体对涉农资本拥有更完整的权能。新的主体进来发展以后,乡村产业就上去了。

 在产业选择上,要选自己最强的、最独特的;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妨让农民、村庄和企业先吃螃蟹,接下来政府大规模地培

 植产业,培训农民,建设市场。最后要持之以恒,培植一个产业,尤其是农业产业,一般需要12年到13年,不能两三年一折腾。

 比如寿光,原来的一亩棉花田收益800块钱,后来做成海鲜农场以后,收益累计2万4千块钱。单位回报率高了,农民就愿意干。

 。如果人不活,乡村振兴没有希望。但“活人”还要先“活业”,“活业”了才有人活,有人活才能“活村”。比如,谈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如果没有产业链,这个资源就没有抓手,只有做成产业链、向城市开放,才能激活资源。

 建立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

  中央对乡村振兴已经作出了全面的安排部署。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 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乡村振兴,落脚点就是要生活富裕。而生活富裕的关键,核心就是农民增收。

 这些年来中央政府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逐步加大力度,但是农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原因在哪儿?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到目前为止,滞留在农业农村的人口 还是太多。2017年农业劳动就业的比重高达27%,而且农民普遍存在兼业化,小规模的兼业农户占绝大多数,农村缺乏坚实的产业支撑。农村大量的资源没有被激活,农村改革严重滞后。这几年来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虽快于城镇,但绝对差还在不断扩大,相对差距、城乡收入比至今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要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增收是短板中的短板。

 农民增收这些年来主要依赖于工资性收入和转 移净收入的增长。经营净收入在农民收入构成中急速下降。农民人均财产净收入增速虽然很快,但是由于占比比较低,变化不大,贡献不大。再就是转移性

 收入的天花板效应。2014年到2018年,转移净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已经达到了24.5%,在逐步地接近天花板。同时,农村居民的收入分化在不断加剧,现在实际上从全体情况看,高收入户增长很快,低收入户增长速度很缓慢,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种情况直到2018年才有一定改变。

 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现行的农民增收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这种建立在农业农村之外,或者依靠城市产业支撑的城市导向型的农民增收模式,难以持续。这是导致农业衰落、农村凋敝的农民增收模式。所以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依靠乡村振兴,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增收模式,由过去城市导向型向农业农村导向型转变。

 农民增收的来源最根本的原则,应该是来源于农业,来源于农村,而不是农业农村之外的城市产业支撑。未来农民增收总的思路,就是要通过农村产业的振兴和资源的激活,更多依靠农业农村逐步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农业农村导向型的农民增收模式。

 2014年开始,农业就业的比重已经由过去的加速下降变成减速下降,进入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城镇化也在减速。从未来发展的眼光看,相对于农业增加值,农业就业的比重仍然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农业劳动力转移仍有很大的空间。这里面的关键是使大量的兼业化的小农户愿意、而且顺利地转移出去。要建立进城落户农民承包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自愿有偿的退出机制,通过制度改革来实现规模化的专业化生产,推动农业劳动力迅速转移。

 再从城镇化的趋势来看,城镇化现在已经在减速,未来的城镇化主要靠提高 城镇化质量。要激活资源,拓宽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打通资源变资本,资本变财富的渠道,来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来源。这...

篇三:县域经济工作发言材料

dash; 1—

  目 录 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加快县域经济特色发展 ........... 2

 认真做好“钒钛”“阳光”两篇文章

 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 6

 坚持“四个维度”协同发力建设经济强县 ...................... 12

 聚焦提质增效加快转型升级 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18

 实施绿色崛起战略 建设民族生态强县 .......................... 24

 践行“两山”理论推动绿色发展 加快建设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县 ............................................................................. 29

 强化生态本底 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 .............................. 35

 践行“两山”理论发挥生态优势 加快建设畅通活力幸福美丽X ....................................................................................... 39

 抓全域旅游 育产业支柱走符合藏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 45

 勇担东进使命 做强主干支撑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50

 — 2—

 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加快县域经济特色发展 县域经济

 X 位于 X 盆地东部,是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面积2018 平方公里,人口 150 万。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X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 X 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人活城”的思路,加快构建“产城人”融合发展格局,积极探索县域经济特色发展新路子。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75 亿元、增长 8.3%,主要经济指标位居 35 个农产品主产区县前列,粮食产量连续 12 年稳步增长。今年 1—6 月,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8.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8.7%,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9.5%。

 一、聚力做大园区,多业态推动“以产兴城” 认真落实 X 书记关于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让产业“扛大旗、挑大梁”的指示精神,把园区建设作为县域发展的主抓手,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双轮驱动”,精心培育智能制造、机械电子、服装服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 8 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一是优化园区 定位。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倾力打造省级经开区、竹浆纸产业

 — 3—

  园、电力产业园、建材产业园“一区三园”,省级经开区面积拓展到 5000 亩,入驻企业 63 家,发展“乡村车间”31 家,实现主营业 务收入 230 亿元,其中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值达 70 亿元。投资 26 亿元的西部国际服饰产业城,已入驻“拉夏贝尔”等品牌服饰 21 家,成为 X 东最大的服装服饰产业基地,三年内将实现产值 100亿元。

 二是注重规模品质。累计建成规模以上农业园区 22 个,力争 2022年建成国家级农业园区 1个、省级园区 4个,目前已引进中顺洁柔、广东温氏、华西希望等“500强”企业进园区, 带动全县建成“5+N”特色产业基地 100万亩、现代畜牧养殖小区 590个。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培育打造“賨前味”特色品牌,推出 3瓶酒、2朵花、1 盒茶、1瓶醋、1桶油、1包盐。

 三是促进产 城融合。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促进产业和城镇科学合 理、协调有序发展。依托省级经开区提档升位,推进东城新区扩容 13平方公里,带动直接就业 1.5万人,其中农民转移就业 5000 余人,常住人口达 6万人,“产城一体”初具规模。

 二、聚力做强县城,多维度推动“以城促产”

 围绕建设“滨江名城诗文 X”,立足产业发展和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抓好市政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一是统筹空间规划。编制完成“50 平方公里、50 万人口” 的中等城市规划,布局东城新区为产城一体示范区,推动产业、园区、生态环保“多规融合”。着力构建“一主两副四卫多点”城乡

 — 4—

  发展格局,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达 30 平方公里、人口 32 万人。二 二。

 是完善城镇功能。坚持办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十件大事”,建成 X 财富中心、紫天“宽窄巷”等商贸综合体,入驻国内一线品牌50 余个;同步提升教育、医卫、康养等公共服务能力,吸引 20 余个企业总部回迁,共建共享“渠商家园”。在产城融合、棚户区改造等领域先行先试,探索出“购房券+安居贷”模式,实现商住房“零库存”。

 三是畅通内外通道。全力抓好成南达万高铁 X 段、渠江风洞子航运枢纽工程前期工作,着力构建高铁、高速、水运、通航立体交通格局;加快县域“内循环”,完善县乡村三级路网, 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40 分钟交通圈”。

 四是做美城乡形态。打造多彩的山、秀丽的水、宜居的城、厚重的文,建成“两江四岸” 生态滨江走廊 13 公里,人均公园绿地达 16 平方米;毗邻园区的文峰山公园成为城市阳台和书房,年内将创建为 4A 级景区;城坝遗址国家考古公园启动建设,神秘临巴等 30 余小镇各具特色, 中国古賨文化国际旅游特色小城镇进入全国前 20 强,全县基本实现“一镇一业一品”。

 三、聚力做优环境,多形式推动“以人活城” 紧扣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用最优的政策吸引人、最优的环境凝聚人、最优的服务留住人,携手共建幸福 X。

 一是实施人才 新政。柔性引进省内外博士专家 60名,建成院士工作站 9个、 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20个。建成人才公寓 1100套,连年开展“温

 — 5—

  暖回家路”大型招聘,将招工稳岗纳入目标绩效考核,确保各类人才引得进、用得好。

 二是强化要素保障。设立 1 亿元工业发展基金,组建“恒基混改公司”,利用争取专项债券、搭建融资平台、盘活存量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方式,统筹解决资金、土地等瓶颈制约,“水电气运”价格保持全市最低。

 三是提供优质 服务。出台工业强县 16 条、民营经济发展 26 条等 30 余个配套政策,服务产城融合。深化“放管服”改革,有事马上办、无事不打扰,“容缺预审、限时办结、超时默认”审批模式在全市推广。

 今年 1—6 月,新增市场主体 3400 家,返乡创业达 7000 余人, “ 大 众创业”成为渠城新风尚。

 下一步,X 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发展之路,加快推动“产城人”向“人产城”转变,努力走在全省丘陵地区农业大县高质量发展前列。

 — 6—

 认真做好“钒钛”“阳光”两篇文章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

 X县地处 X省西南角、X河与 X江交汇处,面积 2153平方公里,人口 23万,素有“X故里阳光 X”的美称,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县和国家“南菜北运”基地。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X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 X工作 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做好 “ 钒 钛 ”“ 阳光 ” 两篇文章,谋划推进 “ 一城三区三基地 ” 建设,阳光 X“美”的魅力充分彰显,产业发展“特”的品质更富内涵,人民群众“好”的向往不断实现。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65.6亿元、增长 7.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7211元、增长 9.1%,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3880元,被列为全省首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试点 县,连续 7 年被评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今年 1—6月,预 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82 亿元。

 一、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着力打造阳光康养目的地 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坚持生态建设与城市建设有机统 一,按照“公园城市、花园县城”发展定位,对标 5A 级景区标准建设管理县城,融合公园特点、生态元素、乡愁文化,构建城乡

 — 7—

  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城市规划体系。

 二是坚持高标准建 设。扎实推进“城市双修”和公园城市试点,高标准推进总投资444 亿元的 50 个城市湿地公园、滨河景观、基础配套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 24 公里安宁河生态河堤、2 公里滨河景观长廊、8 公里沿河健身绿道等城市精品工程,“城在山中、水在城中、行 在绿中、居在园中 ” 的城市品牌更具魅力。

 三是坚持精细化管理。

 实施“白天花园、夜晚光都”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四化”提升工程,打造花道、花街、花园、花海“四花”景观,全面形成“一街一景”的靓丽市容。建成“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全响应服务治理应急指挥中心,实现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转变。推行市场化运营、网格化管理、均等化服务的城市管理模式,打造基层党建与社区物业管理相结合的“红色物业”服务品牌。

 二、加快建设 X流域农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着力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融入安宁河流域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大格局,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一是着力做强现代特色农业。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建设, 建成稻菜轮作粮经复合基地 10万亩、早春枇杷基地 3万亩、晚 熟芒果基地 10万亩、优质核桃基地 20万亩、优质烤烟基地 7万 亩、标准化畜牧养殖场 178个,形成了安宁河谷稻菜轮作、二半

 — 8—

  山区特色水果、中高山区优质林果“三大产业带”,早春蔬菜、特色水果、林业产业、优质烤烟、标准化养殖“五大农业基地”。今年 1—6 月,全县早春蔬菜、特色水果产量分别达 34.4 万吨、1.8 万吨,主导产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比达 62.5%。响 二是着力做响 “阳光

 X X ”品牌。坚持“绿色、生态、有机、安全”标准,建立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实名制和全程可追溯管理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管控,全域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积极争创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5 个、“三品一标”66 个,创建农产品 出口备案基地 5 个, “ 阳光 X” 获评全省十大优秀农产品区域品牌。

 三是着力推动高质量脱贫。在 2017 年全县 25 个贫困村、12914 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的基础上,提出到 2020 年脱贫人口收入再翻一番,生活质量和生活保障再提升、致富能力和致富水平再提升的“一翻番两提升”目标,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去年全县脱贫人口人均收入增长 8.6%。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突出抓好 1036 户 5164 人凉山籍自发搬迁贫困群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着力补齐产业发展、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确保今年计划减贫的429 户 2163 人家庭人均纯收入达4000 元以上。持续开展 “ 感恩奋进 ” 教育,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正在 X 成为现实。

 — 9—

  三、加快建设钒钛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着力打造全国纳米和新能源储能材料产业基地 全力做好“钒钛”文章,高标准推进白马工业园区规划建设, 完善基础配套,引导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向园区集中,推动钒钛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

 一是加快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抢抓钒钛采选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机遇,着力提升钒钛产业优势,发展全流程钒钛和新材料、含钒钛机械制造等产业,鼓励安宁铁钛、东方钛业等重点企业创新研发直接提钒、特种钛合金等优势项目和钒钛高端产品,完善全流程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体系,推动钒钛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共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53家,总产值达 104.7亿元。

 二是推动新 兴产业集聚发展。瞄准产业发展前沿,推进磷酸铁、碳酸锂等钒钛优势项目集群成链发展,着力形成“储能材料—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完整产业链,七星光电、一美能源科技磷酸铁产能达6万吨/年,占全国总产能 40%以上,磷酸铁、碳酸锂等新型储 能材料年产值突破 30亿元。上海英佛曼先进表面功能性纳米材 料项目加快建设,预计到 2020年产量将达 1000吨以上,产品可填补国内空白。

 三是着力强化服务保障。制定实施重大工业项目招商投资建设办法,打好产业招商、科技招商、政策招商“三张王牌”,签约重点工业产业项目 15个、投资 46亿元。实施“最多 跑一次 ” 改革,推行重大项目 “ 经理式代办 ”“ 保姆式服务 ”“ 容缺审

  — 10—

  查”,审批时间压缩达 30%。建成专家楼、人才公寓 240 余套, 吸引各类专业人才 1500 余名。

 四、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着力打造国际阳光康养旅游基地 持续做好“阳光”文章,大力发展以“环境养身、文化养心、事业养智”为核心的“康养+”产业,加快推动省委“推进安宁河流域农文旅融合发展,建设阳光生态经济走廊”的决策部署在 X 落地落实。

 一是着力培育康养经济业态。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在安宁河流域相继建成占全国市场 80%、年产名贵鱼类种苗 20 亿尾的鱼米阳光康养度假基地,以“太阳文化+花山果海+康养医院” 为核心的东方太阳谷,以产业化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等一二三产融合为核心的时光田园综合体,以千亩精品兰花繁育观光为核心的攀西国际兰花谷,以万亩枇杷标准化生产、观光体验为核心的枇杷生态园。投入 3 亿元打造颛顼龙洞、杜鹃花海、X 傈僳梯田、海塔世外桃源、普威绿野花乡等精品旅游线路,建成旅游新村 6 个、乡村酒店 108 家,加快培育观光体验、运动健身、森林康养、养生度假等新业态。

 二是着力打造全时全龄全域阳光康养旅游品。

 牌。在全国各地持续开展“清凉度假在 X”“深呼吸在 X”系列推介活动,配套推出集物业管理、旅游服务、民宿推荐、...

推荐访问:县域经济工作发言材料 经济工作 县域 发言

搜索